「氣論」與「氣化詮釋」(【行草專欄】)
截至目前我在坊間看到關於「氣」的論述,多半都是一些把一套思維樣板(pattern)耍弄得很嫺熟,卻完全不能明白其中有什麼「體驗」的文字——譬如,「主體的源頭不應該置身於自然氣化的實在性(realité),以避免『氣』是否客觀存在的爭議,而應該將其作用局限在『個人主體』的範圍內」。
上文到底在講什麼?容或,文中的意思要說的是,我們在「溯源」自己的「存在」時,不要去碰「氣化的實在」這種存有論之「實體」(「體」),而當就主體的身心作用(「用」)申論之。但是,接下來再仔細看一下言說者講的其餘內容,竟然正是在演練存有論,此大略就是一般論者之所為。
總之,要深究華夏文化中的「氣論」,首先要把握的是古德提出的「氣的理論」(theories of ch’i,此或可稱為「氣論」),其次,再釐清古德據此或用此「氣論」去詮釋什麼;此如,兩漢拏一套「氣論」去詮釋「宇宙的起源」,並可通解為「氣化宇宙論」。簡言之,「用∕據『氣論』進行的詮釋」即可謂之為「氣化詮釋」(ch’i-ism),是故,要釐清兩漢的「氣化宇宙論」,必先把握其「氣論」基礎,再進一步理解其如何據以進行「氣化詮釋」,如是才有可能獲得諦義。
再舉一例,在華夏道教修練∕修煉理論中出現的「炁」(Daoist talismans),亦指的是一種「氣」,但是,它蘊涵了一套完全不同於尋常的道教之「氣論」、「修練∕修煉論」和「氣化詮釋」,若能這樣理解之,就比較不會少見多怪。
或如,《管子.內業》(Guanzi essay “Neiye”) 云:
民氣〔精神氣概〕,杲〔日在木上,天亮了〕乎如登於天,杳〔日在木下,天黑了〕乎如入於淵,淖〔爛泥沼澤〕乎如在於海,卒乎如在於己。是故此氣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聲,而可迎以音。
此中,「不可呼以聲,而可迎以音」何謂?蓋《顏氏家訓》云:
吾初讀《莊子》『螝二首』,《韓非子》曰:『蟲有螝者,一身兩口,爭令相齕,遂相殺也』,茫然不識此字何音〔意〕,逢人輒問,了無解者。案:《爾雅》諸書,蠶蛹名螝,又非二首兩口貪害之物。後見《古今字詁》,此亦古之虺字,積年凝滯,豁然霧解。(頁172)
文中,「音」又注云:「音,意思。《管子.內業》:『不可呼以聲,而可迎以音。』王念孫《雜志》:『音,即意字也。言不可呼之以聲,而但可迎之以意也。』」原來,用「意」字取代了「音」字,或許這也符合《莊子.人間世》「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的「耳」、「心」等等區分。但這樣解太可惜,要之,在嵇叔夜的《聲無哀樂論》中,「聲」和「音」是有明確區分的,而且,兩者之的涵義也與「太和」構成特定關聯。職是之故,如〈內業〉篇所示,可以「(止以)力」與「(安以)德」之對舉,來類比地思考「(呼以)聲」與「(迎以)音」之對舉。
這也讓我想到,常常看到學者專家在掘發《老子道德經》思想時,深感最大缺憾就是,如果依《老子》文義而把「道」當作「世界本源」看待時,卻深覺其「道」在本質上予人掛空之感。然而我認為,學者專家所以會有此種感受,是因為他們都試圖把《老子》所論之「道」加以「存有論化」,因此也就無法擺脫「無極之債」,或者,不能避開「道」、「氣」割裂的困擾,是以不免衍生所謂「本質上的虛空之感」(此或可謂之為「存有論之嘆」)。其實,如果循「體驗論」的進路解讀《老子》,不難發現《老子》中已然提示了一套「氣論」,只是,《老子》並不急於去進行特定對象或課題的氣化詮釋,這件事要到其繼承者莊子才會循《老子》提示的「氣論」,全力進行其「氣化詮釋」――「通天下一氣耳」(《莊子.知北遊》)。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66:
回覆刪除《說文》:「气,雲氣也。象形。凡氣之屬皆從『气』。」而循華夏古文字的發展來看,「气」的甲骨文有如「三」,在金文中則略改第一橫之筆劃,以別於數目字「三」。
「氣」在篆文中是「气」(擴散、流動的第三態物質)加上「米」(〔最簡易的解法〕代表「栗米」,指食物),若是,「氣」表示「食物產生的氣體,指示一種具體之事物;或者,更精確地說,是我們的感官知覺對食物有所覺察,而被我們的大腦詮釋為「氣味」者,這是人對「氣」的一種具體把握方式——如是也當能推想其中蘊涵著特定「變化」。所以,若離開此「具體」模式,那麼,講的可能都是對「氣」的「概念思辨」了,固相當抽象。然而請循其本,要能這樣子思辨,必須有「『氣』的隱喻」先在,簡言之,在我們的生活世界裡,是先有「氣」的「具體把握」,之後,為了理解其實義,才進一步有「氣」的隱喻操作,最後,再透過這種「氣的隱喻」之「隱喻遞衍」作用,形成「氣」的特定概念,嗣後人們即依此概念進行思維和溝通。
對照來看,「炁」是古「无」字加上古「火」字而成。《説文》:「火,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凡火之屬皆從火。」是以,這個「炁」字指的是物質被火燒到看不見時的「存在樣態」。
其實,「炁」與「氣」是通同字,原本可以等同視之,但是,在不同的領域,畢竟這還是兩個字,固也可以衍生出不同的理解,譬如,在道教「煉炁」的傳訊中,「炁」代表「气」的先天義或根源義之把握,而「氣」則代表「气」的日常義之把握;特別是,若循修煉的脈絡來看,「炁」代表著宇宙的原初狀態,而人若能透過修煉把本身的雜念、妄動都給「無」掉,那麼,就能貼近宇宙的原始狀態,或體現出宇宙之本源特質(或解為「生命元氣」)。或者是,也有識者直接把「炁」解為「無火」,代表一種平靜、安祥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