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公告

歡迎加入親近自然的感受分享及哲學議題的討論。(2014/12/03
凡出雲曾貼出過的文章,皆可於首頁導覽列的各區塊中重新點選瀏覽。
出雲將陸續貼出哲學性文章,可以透過網路超連結查看原文,且只要在連線後點選「下載」(工具列),就能夠在下載檔中直接拷貝原文運用。引用時,煩請註明出處即可。(出雲寫於2014/12/16)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行草:「寬」》


行草【專欄】:「寬」

儘管從小到大聽到過無數的聲音:奇特的、恐怖的、莫名其妙的令人嚮往的、醉人的,這些聲音或多或少都駐留在記憶裡,但有一種聲音是我最難忘卻的,那就是來自生命內裡的發聲,特別是來自相對深邃的生命。
畢竟令我最沉醉、最回味的聲音莫過於我女人聲嘶力竭的叫床聲,然而有一種聲音完全不需要類似的魅惑力,卻能讓我一輩子不斷花時間去想它,而這種聲音第一次出現時,並不是被我聽到的,是被我「看到」的――Hermann Hesse (1877-1962)的《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1922)寫西元前五百年迷於真我究竟何在,而苦行求道的婆羅門之子悉達多,最後在聽到大河長流化身為生命內裡的聲音而悟道的故事――我「看到」了這種聲音。
後來,當我在山上不再拍照,愜意行走於山林之間,有一次一個人行程極不順利極度缺水,而試圖汲取直立山壁上難得滲出來的細水,我解下鞋帶作導引,把水慢慢引流到架在石壁上的鋼杯之中;我等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在非意識、不留神的狀態下,我看到鋼杯掉落,水打翻在地,但是,當時鋼杯落地我只聽到一種十分奇特、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聲音――「寬」――來自我體內,彷彿充塞整個天地、容得下整個世界。
再後來,「寬」就經常出現在山林行走之間了,分不清是聽覺或視覺,總之,那是一種不太需要在意的心領神會,可以包容一切不如意和缺憾「寬」或許與悟不悟道無關,但同樣是發自生命內裡的聲音現在我在山林行走時,就時時意識到這種聲音,並遙想它的來源,以及它與我的思慮云為之間的關連性。
我的朋友們聽過類似的聲音嗎?或者,對這種經驗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攝影:月娟撰文:出雲)

37 則留言:

  1. 悉達多未成佛前曾經體驗世俗輪迴、嘗盡了財富、情慾與勢力的機會、也曾經遭遇失敗、痛苦……心灰意冷的悉達多最後在潺潺長河的教誨下得證圓滿真理。
    出雲在爬山時極為缺水,好不容易把水引進鋼杯中,卻在非意識、不留神的狀態下,看到鋼杯掉落,他只聽到一種十分奇特、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聲音――「寬」――來自我體內,彷彿充塞整個天地、容得下整個世界。
    星雲法師年少出家,看到自家人彼此相爭、自己歷經戰爭、缺錢逃難、舉目無親…;證嚴法師數次逃家求道,孤立無援;聖嚴法師在軍旅生涯、生死中保住性命。

    以上他們至少存有三個共同現象:踏出來(探究真理、追求夢想/想望)、吃盡苦(想放棄又沒有放棄)、成佛(或成大師或寬中悟出道理)。

    思考:如果我們同樣,踏出來、吃盡苦(想放棄又沒有放棄)、是否能成佛(或成大師)。答案不一定,這畢竟是少數的少數的精英。但至少自己可以得到比一般人好的條件。君也許會問,這是為什麼?

    如上,凡夫到成佛(或比一般人好)在過程中他們都沒放棄(心念很強,能忍)求自己想要的,最後雖沒有得到(上),至少得到中或下(指一般)。但是否每一個都能如此?不一定(如過程中死亡),這又為什麼?這涉到一層道理──人被真我把持(或真我被蒙蔽),這要請教出雲大師。
    以自己的了解,佛經先提到四聖諦,苦集滅道。簡單言,苦集多,會滅身:滅苦,先集道。集道才能有比較好的人生。至少「福雖未至,但難已漸離」。是以 較好的人生→踏出、不放棄→滅苦。
    較好的人生→滅苦
    滅苦是較好的人生的必要條件。

    現在思考,你能受苦嗎(消極)?你能滅苦(積極)?你要如何滅苦。以我自己的體驗與了解,只要不放棄生命(忍),積極地滅苦/行善(如資源回收惜福愛物) 一定可以達到較好的人生境地,若這輩子無法達成,下輩子或下下輩子都有機會,因為生命是循環的!
    這就是潺潺長河教誨的或鋼杯掉落聲――「寬」的了悟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悉達多」原是佛陀出家前的俗名,但在《流浪者之歌》中的「悉達多」是婆羅門之子,而且,與佛陀有一段精彩而有深義的對話,汝可以閱讀一下,一定會有不同的體會。
      還有,不要任意判教、不要任意把凡夫與聖者並置,以免唐突古德。
      林樟不要做超過自己分際的事才好。

      刪除
    2. 感恩 出雲教誨 謝謝 我會小心

      刪除
  2. 我雖看不見Hermann Hesse 的《流浪者之歌》,但我卻聽見Sarasate的《流浪者之歌》!這是我與孩子學習音樂時光時所聽見內心天籟的聲音,至今,這聲音充滿在我工作與生活中,是我享受生命很大的依靠。
    記得孩子還小,我陪他們學琴、練琴,那時習慣地在孩子初期學琴時作筆記,在彈琴或拉琴時一起呼吸與拍腳,記錄觸鍵與踏板的力度,寫下要重覆練出樂句的次數。很多時候,我可能不懂我在做什麼,但我還是覺得很高興,同時,我也感受到每一個樂音已住進我細胞的最裏層。
    有一次,孩子練習不夠,音樂沒有感情,老師示範說,就像這樣............
    在那一刻,我聽見生平最美的聲線,身上所有細胞立即直立顫動,心中的澎湃與激動不能自己,好久好久,我無法忘記那樣不自主的心跳速度。
    原來,這首 Sarasate的《流浪者之歌》竟啟動我後來對音樂的敏感知覺。
    聽見出雲的聲音,讓我好驚喜,我雖沒聽見那一種「寬」的聲音,卻覺得「那是一種不太需要在意的心領神會,可以包容一切不如意和缺憾」,這種內在聲音好親切。

    回覆刪除
  3. 我想,出現「生命內裡的聲音」(「覺」音),關鍵在於「極不順利、極度缺水......鋼杯掉落,水打翻在地」(逆,不順)。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牟宗三的「逆覺」思考之?
    我想,我正在逆境之中......但願早日意識到這聲音。又也許,我一直都在不斷行走中看著聽著體知著。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什麼樣的逆境呢?
      願聞。

      刪除
  4. 冷氣壞掉,馬達不停發出噠噠的吵雜聲,無法忍受。
    城市早晨連續不斷的蟲鳴鳥叫是悅耳的,和山上聽到蟲鳴鳥叫的感受不同,因為能夠在城市中聽到蟲鳴鳥叫是難得的。

    人籟好?天籟好?還是只要有籟都好,因為擁有聽覺及各種感官,是幸運的!

    回覆刪除
  5. Juliette7/15/2015

    是不是有一種聲音的美學,一半推崇肉身的愛慾陷溺,一半講究靈智的清明超昇。
    而「寬」就是一種發乎生命的內在呼喚,「寬」就是在包容這一切之後┬,成就了整全的自己。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不是有一種聲音的美學
      一半推崇肉身的愛慾陷溺,一半講究靈智的清明超昇
      而「寬」就是發乎生命的內在呼喚
      「寬」就是在包容這一切之後,成就了整全的自己

      哈哈哈,畢諾許?是嗎?

      出雲一向push大家要坦然面對天地
      要坦誠自我表白以資分享

      但有時候,談吐之間真的會面對很尷尬的「尺度問題」
      而為了讓相關話題變得更陽光、更健康
      出雲通常都願意在談吐上作出較為「突破性」的嘗試

      不過,汝的留言真的真的真的解救了出雲
      讓出雲得以脫下尷尬的外衣(——Wow! 出雲還有穿其他衣物啦,真是尷尬無所不在。)

      刪除
  6. 這一年來深切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力量不可輕忽。可傷人如刀劍,可招來愛慾情色,可令人感動不已,可升起無名嗔謾。刀光劍影,不就只是光和影,怎就令人生傷心起煩惱咧(這也是在說自己)。這些可能是說者無此心聽者卻升此意,又或者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又更或者就是雞同鴨講。有時候,讓語言戴上些許詼諧遮掩赤裸裸的尷尬,就像自嘲般地讓自己有點可生存的空間,卻也因為感受到或揣想聽者的無言與落寞而只好收起可交會的那支待磨的劍,那把自嘲之劍反指向自己。這些力量都僅是在文字的來回往復便油然而生。原來,不是人與人面對面是戴著面具穿著服飾在交往,語言文字或許也需要一副專屬特製的面具與文飾,又或者必須有著莊子卮言的迴旋之門。凜然俠女收起刀劍不如歸去!回山洞修養習練去!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這就是汝所謂的「逆境」
      那我畢竟有些懂了
      若是,收起刀劍是對的,拔刀斷水,水更流啊
      若是,也很簡單,根本不要管那些面具、文飾
      為什麼不直憑汝的能耐,讓那流水停駐
      流水無情——戀落花

      刪除
    2. 生命如果不是從一點點小小的歡喜讚歎開始,大概最後總要墮入什麼都看不順眼的無明痛苦之中吧。什麼都不對,什麼都罵,結果世界並沒有好轉的機會,自己也沒有好轉的機會,只是一起向毀滅的深淵沉淪吧。─蔣勳
      「寬」讓人了悟,一切的一切都會過去的。在意反而起煩惱,傷心又傷身。
      在放下又不可得時,如其關閉反思,不如走出去(面對人我是非)。如是,痛苦只是短暫,「寬」的聲音才會越來越清晰。

      刪除
    3. 「過去」那能輕而易舉地說過去就過去,如果不經一番深刻。「痛苦」從來就不只是短暫的,而是伴隨人生的,苦樂相依。正因為現代人總推崇呼籲一種正/順向的價值,反其道而行,我正好要強調返回一種負/逆向的價值。

      刪除
    4. 每個人都有難以言說的祕密,我們也許會遇到許多人事,而每一件都.有它的意義,這總可以想法子度過。這輩子也許會有很多人給你意見或是介入你的決定,你必須學著淡然接受,將它轉為堅定往前的勇氣。
      世界上,有喜歡你的人,就會有討厭你的人,請勇敢地走屬於自己的路,當一個善良快樂的人。生命中所遇到的人事物,終究會讓我們懂得一些道理 ,化為今天你我站在這裡的結果。祝福妳,讓經驗化為新的力量,造就你對自己人生的幸福與滿足。

      刪除
    5. 如果「置之死地」是負向的,「而後生」是正向的
      那麼,淑文所謂的「負向或逆向價值」何謂
      如果像「置之死地而後生」背後有一套(由負向轉而啟動正向的)想法
      那麼,淑文的這種「反其道而行」背後的思維架構為何
      願聞

      刪除
    6. 果然是出雲!!!出雲點出了淑文試圖「逆轉」的思想架構(如同「自然轉向」)。容稍晚回覆或以專文提出。

      刪除
    7. 很期待。

      出雲blog互動原則:
      如果貼文已經有人留言了,那麼,貼文作者就不要再刪除,以尊重回應者和分享者才好。

      刪除
    8. 是的。本以為只是刪除個人淺沒想到却影響了他人的回應與分享(不了解系統)。實在不好。需更謹慎。

      刪除
  7. 匿名7/16/2015

    曾經到清境一遊,山頂上矗立一塊寫著”親近心靈”四個大紅字的立石,在群山環繞山嵐飄渺的環境中,似乎提醒著登高的朋友們好好用心去感受天地的美與心的寧靜。天地的寬廣反映著內心的無著。看山可以「寬」,看海可以「寬」,看雲可以「寬」。相對的,做人呢? 我想,更應該「寬」。「寬」才能給自己活出一個新的現成來。

    世間有些傷痛實會令人刻骨錐心隱隱作痛,憂愁盤根糾結在心頭,干擾我們的思想和心理,如果一直無法釋懷,只會溶蝕我們的心智,折磨我們的心情。原諒寬恕其人,不是值不值得原諒或寬恕,實是為了鍾愛自己。走不出傷痛,心靈無法療癒,受傷害永遠是自己。寬恕能使自己從舊創中走出來(雖然有時是如此的不容易),唯有如此,才能自由的思考與抉擇,才能更有力量生活下去,開創重生的機會。(夏荷)

    回覆刪除
    回覆
    1. 匿名7/18/2015

      我曾想過手機的來電鈴聲,用指甲刮黑板的聲音!(阿紮)

      刪除
    2. 阿紮怎麼了?

      刪除
    3. 用指甲刮黑板的聲音!可能比寬聲更澈底清晰 阿紮 祝福你有創新的人生

      刪除
    4. 匿名7/19/2015

      純粹惡趣而已,哈哈!~~~(阿紮)

      刪除
    5. 原來阿紮還有這麼孩子氣的一面,
      都當老師的人了,不要惡搞才好。

      刪除
  8. 不論你曾多深情,你所謂的情愛色慾並不確然一定會為人所願(請記住,Juliet至少同時有兩種人在追求)。
    不論你多會讓女人叫床(這其中還多的是男人不知道的「學問」),但那也不盡然就會是眾人之所求。
    請問,你所謂的生死相許還能與人何干?
    在我看來,那只會是大男人自欺欺人的一廂情願。
    你的「寬」,幹嘛又與這等事扯在一起?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不是這些討論有牽引或打中Romeo?不然怎會有如此大的反應?
      出雲blog是一邀約和分享,當然也會是個人切身的體會或想法。可能會有所觸動,當然也可以不認同啊!沒有人拿著刀劍威脅,除非是自己持著自己的那把劍逼迫自己。重要的是你自己。

      刪除
  9. 樓上朋友是否認為:「寬」,不可以和「這等事」扯在一起?(所謂「這等事」又是「哪等事」?)或者您的意思是:「出雲這個大男人,談起性事,乃自欺欺人一廂情願」?
    我覺得,若能談得清晰一些,一定會更好。

    回覆刪除
  10. 有點傷感,但非常感謝指教,出雲畢竟還淺薄、有欠缺。

    我想,假設人80歲時回顧他17歲時的所思、所想及所為,應當覺悟,年輕時的那些想望和行止對一位80歲的人而言,可能都不再有意義,但是,人不會因此否絕他在17歲時的想望和行止,不致於會說,17歲時的愛啊、情啊,都是垃圾。是吧。
    容或可以說,生命大致是分成不同階段在發展的,情愛色慾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而已,並不是生命的全部,而且,人是那麼足智多謀的生物,當然不會只停留在叫床這種期待上,人大部分時間也都不在床上,人會想要登上火星。

    是以,如果Romeo不在乎或不滿意出雲在意的情愛色慾,那麼,彼此間也不致於會有什麼衝突才是,只需要假設我們果真有共通的期許——都是在尋找生命中的魔法師,或許這才是關鍵。要之,假如我們不允許自己活出貧乏人生,或者,果真吾人期許活出我們所祈嚮的多彩多姿人生,那麼,吾人就非常需要找到生命中的魔法師了。
    出雲正是一開始就把人的情愛視同為一種魔法,易言之,出雲就是擋不住地要重視情愛這種生命本身就具足的魔法,然而,Romeo可以發掘及重視其他魔法(譬如,汝說的那種「學問」),不是嗎?

    出雲在這個脈絡裡想要表白的是,「寬」其實就隱射了一種人內在生命蛻變所發出的聲音,而這種蛻變本身從來都是人們無法完全弄清楚、無法全然掌握的,它根本就是一種「魔法」,而且,如果那就是一種突如其來的「魔法」,比如,一個人死心塌地地愛上另一個人,忽然就把一生交付出去,畢竟就是一件一時間很難講得讓人聽明白的事,而且,這恐怕需要人自己用一生的時間去體會。因此,在出雲看來,生命本身的蛻變畢竟就是一種「魔法」,而「寬」就好比生命的內在呼喚,突然就把「魔法」的世界與人生之實然接通了。總之,「寬」就像是一位魔法師迎向我們的招呼聲,而「寬」雖然不一定能夠影射軀體的魔法師——它可能無法改變人生的時空實然(這一點,大腦科學最近似乎反而提供了更多的正面支持──心靈可以改改變身體),但是,「寬」一定可以影射心靈的魔法師,得以讓人感受到生命中不同階段的同樣的美好。

    至於,「生死相許」會不會是一種自欺欺人,我想,即便出雲信誓旦旦地告訴汝,汝也未必願意採信,而且,即使這件事現在的確有證人,也難期其人有意願站出來提交證供,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Romeo自己去愛一次(這個應該沒問題),但難度在於必須是汝愛的那個人也同時深愛汝。還好,這一點倒是還可以自我檢驗——假如汝突然覺得自己年輕了N歲,那麼,多半有可能汝真的在深情地熱戀(在出雲看來,就是某種「魔法」已然啟動)。

    出雲以為,人一生當中一定要親身領受一次生死相許的深情,那是「魔法」永遠駐留的港灣,那是生命最容易實現的真正蛻變,那是讓人聽到「寬」的聲響的最甜美契機(當然,「寬」也可以用來形容修行者「異熟果」之蛻變的生命發聲,那麼,那是另一種艱難故事了,生命的蛻變無所不包〔正因此,也沒有明晰的內容〕);打個比方,林覺民〈與妻訣別書〉談及「至愛」、談及與妻子新婚形影不離種種,無非深切寫照――林氏最後畢竟得以深情地做他自己。

    汝此生不想領略?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當面談。

      刪除
    2. 好的,請聯絡。
      不過,我通常都會帶著我那群學生一起活動,先知會一聲。

      刪除
  11. 有苦瓜!!

    回覆刪除
    回覆
    1. 淑文、Sonia,汝們這些年輕人用的火星文,出雲實在看不懂。

      刪除
  12. 哇!
    這聽起來真吸引人,我會加油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聽到汝這麼陽光的聲音,真好
      猶勝過聽到「寬」
      出雲從年輕到現在
      對『這等事』都是抱著朝聖者的心情在體會與學習的
      請努力嘍

      刪除
  13. 匿名7/23/2015

    好言一句三冬暖,冷語傷人六月寒。
    對於過分的批評,出雲沒有反唇相譏,反謙沖地將自己的理念詳加說明。
    如此以正念鎮靜的人,不但勝於自己,也勝於他人。長者風範,敬佩!
    一則很有啟發性的故事: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人因為忌妒他擁有的美譽,便惡意中傷,佛陀始終保持冷靜,不予理會,等他罵累了,佛陀便問他:「朋友,如果有人送你東西,你不願接受,那麼,這禮物該歸給誰呢?」那人未加思索便說:「當然是物歸原主呀!」佛陀立刻笑著對他說:「對了,剛才你中傷我的話,我並不想接受,那麼這贈禮,又該歸誰呢?」(夏荷)

    回覆刪除
  14. 有一種修行的法門叫做觀音法門,經文裡面也有提到各種內在音流,那是一種本來就存在的,只是被外緣所覆蓋不易察覺,粗糙的以聲音覺察,細膩的以光呈現,也有人稱它為本來面目,所以才會有人說聽到內在音流為即刻開悟(初悟非大悟)。不知所言對否,也不知所言者對號否?佛曰不可說,我卻說了。諸君當笑話看即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