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公告

歡迎加入親近自然的感受分享及哲學議題的討論。(2014/12/03
凡出雲曾貼出過的文章,皆可於首頁導覽列的各區塊中重新點選瀏覽。
出雲將陸續貼出哲學性文章,可以透過網路超連結查看原文,且只要在連線後點選「下載」(工具列),就能夠在下載檔中直接拷貝原文運用。引用時,煩請註明出處即可。(出雲寫於2014/12/16)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闡釋《孟子》性善論並重構其推論〉


闡釋《孟子》性善論並重構其推論(【行草專欄】)

首先《孟子》倡言性善論的「人性」疏解為特定之「道德性」以立論,其實是十足的化約主義(reductionism)。基本上,化約主義可以是一種知識建構上的方便,但其操作極可能會衍生種種謬誤;以往,化約主義容易讓研究者援以成就知識權說,但現在學者專家大致都明白了限制及誤導之害而拒斥之,況且,華夏文化裡的「人性」、「天道」等概念或對象,都不是能夠透過化約有所把握,容或,這也就是《論語.公冶長》所示「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真正涵義。然而,在我們這個混亂時代畢竟不能像孔子那樣不表詮,是以,若想要講明白、說清楚,那就有必要改弦更張了。
其次,再就孟子的自白來看:

吾未能有行焉,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公孫丑章句上〉)

如引文所示,孟子表示未能行聖人之道,但若要表明其志向,則想要學孔子,故其學思當是繼承孔子而有所展者。若是,當留意《論語》未深論,而在《孟子》卻有所突破的概念或議題,方能對先秦儒者的思想緣有較完整而深入的理解與把握。
三者,《孟子》中的很多看法,大致都是來自於觀察其時代及世人所作的推想,譬如:「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盡心章句上〉)此言根據觀察,人自幼就有愛親之心,及其長則有敬兄之心,這種推斷容或約定了「可普化」之義,如《孟子》所謂「無他,達之天下也」(〈盡心章句上〉),意思是說,孟子的見聞所及可以擴充而包含天下人的,亦即,眾人盡皆大致如是之意。更且,有些主張形同信念,譬如,「側隱之心,人皆有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孫丑章句上〉)。或者,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公孫丑章句上〉),則類似條件關係之展示。是以,閱讀《孟子》有其難處,蓋以其言說已複雜難解,而其言說背景付諸闕如故。
果爾如是,可以推想若試圖闡釋《孟子》思想,當明白相關見解大體是孟子本人的體驗,亦即,是一種經驗之體察,或更精確地說,即「實踐之知」——親知是也;職是之故,想要確切把握其實義(signification),最終當屬理解者自己的實踐檢驗之事。以下嘗試探討《孟子》思想的核心——「性善論」,但本文避開了傳統存有論或道德形上學進路,改採體驗論(experientialism)取徑(path)以進行創發;而且,本文視「人性論」為原初人自身並無法究明己性,但透過這種專門討論人如何實現其性的研究,即有以體察定奪己性之謂。接下來循此觀點把我的體會,特別是留意到截至目前尚無研究者曾經提出過「孟子性善論的完整推論(含結構)」,加以敷陳明細,以期諸君有以應用。
(全文共計20頁,載於下述超連結,請自行下載閱讀。)

(攝影:【蘭陽平原及龜山島】Russell撰文:出雲)

6 則留言:

  1. 老師所言準確:「把《孟子》倡言性善論的「人性」疏解為特定之「道德性」以立論,其實是十足的化約主義」 我突然覺得 這種化約主義不就是谷阿莫的前身嗎 但隨即一想 要是我真的這麼說 似乎也成為另一種化約主義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哈,汝未免也太擡舉他了,那哪稱得上什麼化約主義,那直屬創造性詮釋變形,一種世俗聰明而已。
      若是化約主義,其內涵、規模和積極實例,請參考:Beckermann, Ansgar, Flohr, Hans and Kim, Jaegwon (eds), Emergence or Reduction?: Essays on the Prospects of Nonreductive Physicalism,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 Co..

      刪除
    2. 其實,我們所接收到的正規知識傳訊,絕大部分都是化約主義式陳構(formulation)。職是之故,剩下來少數很有fu,能夠直接啟動吾人的細胞去大力傳訊幸福感的實踐之知,才會被我們那麼珍視,甚至把它裝點成「自我」的告示牌。

      刪除
  2.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61:
    依據我的研究,透過下述中介嵌結關係(intermedium connection):

    身體的機能 ───────────┬─────────── 體現
            特定身心活動 中介

    大致可以明白,人這種有機體有其固定的身體機能,而其中有很多已為眾人所熟悉,但還是有很大的部分為人所不知,只能暫時稱呼為「潛能」(potential),然而重要的是,不管是不是潛能,這些機能都可以透過人的特定身心活動而被具體呈現於外在世界,我們可以稱它為「體現」(embodiment)。

    就我所知,古德早已使用過「體現」一詞,如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一章.十五》載:「時中而體現,則人得見其無過不及矣。未發之中,體在中而未現,則於己而喻其不偏不倚耳,天下固莫之見也。」其「體現」說可謂將人的本性(尤關乎「感性啟動」者)表露於外,引申為某性質或現象在某事物上具體表現出來之謂。

    若是,人果爾能有所體驗,必是透過人我的特定體現而有所把握或心領神會者,惟要有所體現,如船山所示,體現即我們的固有的特質透過具體事件作為中介而表現於外之謂,進而言之,吾人再透過這個具體事件去肯認其(我自己+外在事件的)突現性,並有以創意詮釋之,即可謂之為「體驗」。此或可表之為下述的中介嵌結關係:

    體現(〔我自己+外在事件〕→突現)──────────┬────────── 體驗
                        突現詮釋 中介

    若是,我們必須先有實踐力,以有所體現,之後,又極需對身體及外在環境的共同突現及其突現性,有一定之創意的感知與深層的詮釋能力,方可謂能夠有所體驗。

    容或,這樣的詮釋可以為《孟子》的學說再進一解。

    回覆刪除
  3.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62:
    《周易》咸卦〈彖傳〉云「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此中,「萬物之情」,在人曰「感情」,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fu”——以體驗論來看,說的正是「感性啟動」實況;而在物曰「感應」,如「磁場感應」等「實況」即是。比觀之,《孟子》由「四體」說到「四端」,內中即蘊涵了特定的「感應」想法。《周易》相關內容見: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07,初版),「咸卦」。

    回覆刪除
  4.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63:
    孔孟思想在周王朝封建氏族社會的最重要貢獻,就在於他們推動了「由外而內的典範依據之轉移」。簡言之,原本「神道設教」依賴的是神人感通,然而,不論是「神諭」或「啟示」,判準都落在「外」,反之,及至孔孟,他們亟欲推廣的則是「禮樂教化」,且其判準已由「外」逐步地移向「內」,亦即,依賴的是人對自己的感應和體證,這也就是說,正是依循「仁」和「性善」的體驗作為基礎才有可能體現者。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