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公告

歡迎加入親近自然的感受分享及哲學議題的討論。(2014/12/03
凡出雲曾貼出過的文章,皆可於首頁導覽列的各區塊中重新點選瀏覽。
出雲將陸續貼出哲學性文章,可以透過網路超連結查看原文,且只要在連線後點選「下載」(工具列),就能夠在下載檔中直接拷貝原文運用。引用時,煩請註明出處即可。(出雲寫於2014/12/16)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行草:饅頭+豆漿》


行草【專欄】:饅頭+豆漿

連續五日的早餐配
我已漸顯難耐不安
不是因為如此簡單
而是你的一成不變

也不是因為你一成不變的吃食方式
而其實是你一直未察覺我悄變的心
早已非你昔日所見所識所愛的初貌

聽說基因改造後的心靈得以精神不匱
但我為何還流下如此悽傷的無泣之淚
就在我決定還原身軀現出生命原形向你時
你逕如往常放送心情配樂低喃著小野麗莎
c'est si bon如此美好卻依然視而不見我的憂
                                                               ——2016.10.20小野麗莎樂音飄過之晨
(攝影:Russell撰文:任真)

4 則留言:

  1.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20:
    皇天
    想像在Russell拍攝的照片場景中聆聽
    Halie Loren或Lisa Ono演唱的C’est Si Bon
    那還用吃飯嗎
    饅頭+豆漿???

    回覆刪除
  2.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21:
    只要在製作過程灌注生命熱情
    每一種料理都會讓人吃得津津有味
    那麼,如何在料理中灌注生命熱情呢?
    譬如,家鄉味刻意保留了故鄉味道
    古早味則是盡量還原傳統風味
    或許生命的熱情來自對食物的愛
    來自於愛世人
    食客也曾如是說

    回覆刪除
  3. 總是特別懷念母親包的肉粽,那種獨特的香味與口感,再也找不到相似的味道。這麼多年我一直思索著,食物的料理其實就反應出一個人的個性與特質,在烹煮的過程中已融入個人生命情調。但隨著一個人的逝去,食物也跟著消逝,只能變成一種回憶。

    回覆刪除
  4.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22:
    人類真的極端聰明,把填飽肚子的存活工具變得那麼有趣
    還讓它質變成情感的象徵物
    是以「餐桌上的樂趣」代表除了「食物」之外
    飲食者還需要留意「情境脈絡的經驗」和各種「文化素養的經驗」
    才能真正明白「飲食」帶來的全般歡愉和生命歸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