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專欄】:《食道》(The Dao of Diet)
「食道」可以有很多意思,一方面,它指謂人的器官;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指謂特定的「飲食之道」。
食道(esophagus)是位於氣管(trachea)後方的一條管子,可以把食物和水送進胃裡,是人的消化系的一部分,大致上為大腦的迷走神經(vagus nerve)控制;在接近口腔處透過咽(pharynx)與氣管交會。顧名思義,「食道」也就是人會把食物放進嘴裡送進腸胃的一條管道,換言之,它只是一條過道而已,重點在於要把什麼食物放進去才「正確」、「有益」。
單純地說,「食道」是指人類造就「食」的途徑(直白即:人類為了「食」,走出一條路),「食道」正是要探討此途徑由哪裡起始?要走向哪裡?若然已是一條整全既定的路,那就相當於固定的軌道(orbit)、固定的路徑(path),目的是讓人在兩個目的地之間快速移動。《詩經.小雅》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就是這個意思——道路,基本上要堅固不易變動、少曲折,才能擔保使用者能在其上快速移動且不錯失目的地。
循此方式思考,「食道」也就是人類的食和人類的特定目的之間的行動嵌結考量,亦即,找到恰當的中介,然後掌握由食邁向X目的地或實現X目的的途徑。所以,關於「食」的哲學探究,多半並不是去探討餐館如何提供飲食,譬如,“dish”——上菜、菜餚、食物。要之,這方面的探究涉及了「飲食」(diet)題材。關於「飲食」的基本區分依據大致是食材(肉食、蔬食)和食法(熟食、生食),然後再加入若干生活品味上的興趣湊泊,這些或許也就可以作為「食道」之助談了。
然而,在「哲學的荒野轉向」氛圍,針對飲食所做的哲學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也開始對「食材」的取得及運用進行了深度反思及反省,兼及「食法」的一些細節考量。由於,人類在飲食上,除了少數無機化合物之外,多半都只能依賴有生命者,亦即,生物供應。是以,在這個星球上生物相食,是為常道,譬如,獅子獵食羚羊,而羚羊則多以樹葉及樹根為食(當然也就會殺死那株樹),牠們都只是在攝取蛋白質,然而在吃下「食物」之前,必須先殺戮——人類多半在這個向度比較會起心動念而有所顧慮。
譬如,《新美國飲食》(Diet for a New America)採取了健康、愛心和環保三個角度來看待人類的飲食:(1)健康——人類要活得健康,那麼,一定要「吃得對」,不當攝食(特別是過量肉食)有礙健康;(2)愛心——人類要活得心安理得,那麼,在食物的取材上多少需要顧慮其他生靈、適度地發揮愛心,這在日常生活中即見其必要性;(3)環保——食物的取材會直接、間接破壞環境,不好好照應這檔事,遲早自己受害,例如,人類任意汙染環境,汙染源又會隨著食物鏈回到人類體內,從而形成間接自殺。基於以上三個向度的人類自顧之考量,當能理出一種較恰當的飲食之道,而很多研究者似乎建議大家採用蔬食。
(攝影:Russell∕撰文:出雲)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23:
回覆刪除《論語.衛靈公》載:「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意思是說,君子求道不求食,譬如,連耕者都會有挨餓的時候,但只要學道,食祿就在其中。是以,君子只需擔憂有沒有學好道。
話語中,「謀道」的「謀」,即謂思慮營求之意,若從孔夫子提示的「志於道」的脈絡來看,即指志向上要思慮營求「體現道」,而前述話語實已揭示「本末先後」定位的「優位價值」——君子謀道不謀食。
是此,即使「食道」帶有一個「道」字,依前述提示來看,頂多也只能算是「小道」焉,難登大雅之堂。
然而,回過頭再仔細思慮,君子若要體現道,必在生活上求,而現代人往往脫離生活很遠——或陷虛擬實境,或不騖人生日用,所以,以「食道」接引人,比較容易把人們拉回生活實際(畢竟「民以食為天」啊),這或也是可以讚許的一種權衡之計。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24:
回覆刪除《論語.子張》載:「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其義為:子夏認為雖然是小技藝,也有它值得看的地方,但如果要實現高遠的理想,那麼,追求小道恐怕會成為滯礙,所以君子不從事。
就儒家的觀點來看,「小道」通常指的是禮樂政教以外的技藝或才藝,子夏的見解雖然不能代表孔夫子的想法,但畢竟可以算是儒家的一種看法。
是此,我的分辨是,子夏的見解可以代表儒家禮樂教化的政教脈絡中的一種人生理想觀,而且,「成德以化世」正是其前提,可謂是修齊治平的儒家政教思想濫觴。
果爾如是,關鍵在於如何看待「修身」,容或,這正是「進德修業」和「過好的生活」的分野。要之,儒家推崇成己成物,所以,講究從個人的進德修業進一步來改善天下,如是,小道固不為也。
反之,若只是要過一種好的生活,那麼,凡是有益於生活之道,皆可有所作為,固不必分別大小,而且也不必因為是「大道」就全心嚮往,忘卻一己本分,此或可謂「不以心捐〔非「損」〕道」(《莊子.大宗師》)——直白即——不值得為大道犧牲啊。
是此,「食道」之講究,倒是以「如何過好的生活」為前提,固崇尚「不以心捐道」。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25:
回覆刪除孔夫子在《論語》「鄉黨」篇提示了許多進食的規範,唯起始首即揭「包容原則」:
《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這段話,漢、宋達人早有爭議久矣。
要之,這裡「精」非指「精細」之謂,而是指「精心調製」之意,蓋要「精心調製」或是為了「禮節」之故,或是因食物不夠而精細調整以便分配。是以,食物一事總在「足」,不在「精」;若是在特定情況下要講究「精」,那麼,也是可以包容的。同理,肉食當然也是要求「足」(所謂「大塊吃肉」),若因禮節之期或其他原因而致細碎或精緻,那麼,也是可以接受包容的。
以上,這樣解這段話有兩個原因:(1)總揭孔夫子「進食」的包容原則,以「不厭精」、「不厭細」為例(這也就表示孔夫子原本對食物就不會求精、求細),而提示進食時當因應實際情況而採取包容態度,是禮也;(2)這樣解也才不會混淆了精食和粗食分判,因為這樣解才不致於與孔子誇讚顏回的話相衝突——「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Notes dictated to someone 26:
回覆刪除〈鄉黨〉篇載記的孔夫子對飲食一事的提示相當精彩,也展示了《論語》整部書的基調:
首先,孔夫子基本上是重視「天道」的,甚至唯天道是依,換言之,「天道」是人存的根本規範、唯一依據(要之,《論語.季氏》載「君子有三畏」,第一個就是「畏天命」——「敬畏天道法則之必然而無從逃遁」之謂),然而,依《論語》的其他提示——特別是「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來看,那麼,「天道」自身原本難以究詰,固是要依靠士君子自己的「仁心」之創發而有以體察及體現,這也是孔夫子要強調「依於仁」(〈論語.述而〉)的原因。
其次,天道是為萬物之則,普遍包容,無物遺漏,是以,〈鄉黨〉篇也是先仿此天道以示包容原則,但天道畢竟有常,是小麥就不會成為黃豆,這是X物固成其為X物的法則,是為「限制原則」,萬物皆因特定之限制原則而成其為萬物,此可謂之為「存在原理」。因此,〈鄉黨〉篇緊接著就再依類似「限制原則」的「存在原理」而提示食物成其為一種食物,以及種種飲食規範的消極限制。
總此「包容原則」加上「限制原則」終成〈鄉黨〉篇提示的孔夫子的「飲食之道」,循此亦可以掘發古代智慧對現代人的可能啟發矣。
「食道」的「限制原則」是否也可以理解為類似《莊子》的「因其固然」、「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化其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