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專欄】:深情公式
假如兩人在一起深情以對,那麼,不太可能是保持距離地對望著——相看兩不厭(此句話其實傳訊的主要內容是孤寂),反而多半會是:緊緊相擁 → 熱吻 → 無法停下來的撫摸 → 做愛。所以,容或可以歸結「深情」的生物學模式的公式:
深情 → 相擁 → 熱吻 → 愛撫
→ 做愛 → 製造新生命
但換一個角度看,一方面,基於人也會運用各種避免製造新生命的方式去發展深情,是以,在情愛色慾範疇,就會形成一種兩情相悅的、很唯美的享樂主義。另一方面,假如一個晚上連續做愛了五次,那麼,之後怎麼再繼續表現深情至愛呢?Waw! 這個時候也就看到前面那個公式的侷限性了。換言之,深情除了「生物學模式」的表現之外,應當還有其他「非生物學模式」或「超生物學模式」表現才是(譬如,類同「捨生取義」所示者)。
這也就是說,生物學模式的深情,的確會因為人在情愛色慾方面生理上的限制,而呈現有時而窮的境況,再假設,我們果真又認定深情是一種生命中不能中斷的連續事體,那麼,吾人就必須克服這種生物限制,盡可能很創意地持續表現出我們的深情——容或,這就是所謂「情深而文明」的實義了。更且,這也意味著,深情不只是需要「同時愛與被愛」這個條件而已,可能更需要深情之兩造具備高度的創意性。
那麼,這種非∕超生物學模式的深情公式當如何表述?
(攝影:Russell∕撰文:出雲)
容或還是有一晚連續做愛五次後,深情的生物學模式,即:雙方擁抱,倒頭大睡!!! 阿紮
回覆刪除這相當雄性動物角度的描述吧~~若每每「倒頭就睡」,久了,另一方「精神面」應當會感到十分空虛。
刪除「倒頭就睡」可能是可推想的生物實況,但恐怕與深情不相應。
刪除譬如,在新婚或熱戀時,情侶是不忍、捨不得倒頭就睡的。
可以肯定,深情容有很多不同之表現,譬如,在第五次之後,女方可以穿著絲質或綢緞睡衣,男方隔著睡衣繼續深情地撫摸她……
出雲太過浪漫了吧?第五次之後,還能欣賞對方....?恐怕根本還沒來不及升起不忍、捨不得之情,就已經呼呼大睡(這是很自然的生物生理反應)。倘若還能再繼續「深情撫摸」,我看那個她若不是淚眼汪汪乞求可以不要了的眼神以對,不然就是當下將這男人踢下床。這就是生物模式的限制,高估了生物性或忽略了動物性就會反效果且也太過人類意識中心理想主義,這都將難以深情。
刪除簡言之,若深情,根本不可能一晚做愛五次,這太超過了。譬如應當是做完還能深情以對談心下棋喝茶聽音樂之類或心滿意足心靈神會地相擁入眠(睡覺很重要啊)......深情不是只有一晚(那是一夜情),深情若要恆常持久持續便會考量彼此的體力、精神、心靈、壓力等等感受。讓深愛的這人除了有能力關愛自己與對方,還能將這份愛(自己、對方、兩者)得以延伸出去照明其他。
若某雄性動物要求做愛次數七次,而某雌性動物的體力負荷五次已達上限,何以「倒頭就睡」是「雄性動物」的描述?不過,或許是「倒頭就睡」的形容過於簡陋粗鄙,讓大家都沒看到前面有「雙方擁抱」的描述,真是抱歉!或許用「抱睡」一詞較為合適。睡覺雖然是一種生物行為,但如何讓對方在激情過後睡得安穩舒適,且具幸福感(比如調整睡姿,胸膛的高低,手肘的擺放等等),那便是要靠體貼了。而體貼,必須要靠雙方創造才行。以下的睡姿圖,我相信愛侶雙方之間,還可以有更多!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d368670101jg0b.html 覺得體力很重要的阿紮
刪除「生生」應該很關鍵吧!不僅僅只是製造新生命,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這個「原來的自己」上能夠重構出「嶄新的自己」。而這種轉化機制也包含這一運轉的同時另一方得以重構「嶄新的自己」。另一造的重構又會產生促使自己重構的動力。深情→生生→嶄新主體(包含兩者與關係的自體重構)。如此,兩造皆具創造力,都能在情愛色慾上日新→領悟→悸動→顫抖→行動(這已經又是生生之後第二層的情愛色慾義)。
回覆刪除渡邊淳一:「男女關係不是一門學問,即便你是東京大學畢業的,不懂就是不懂。但即使從來沒有上過大學的人,也有可能領悟到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奧秘。所以它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領悟。」
我認為,所謂「領悟」,就是要有所行動,在行動中日日明白、漸漸清楚。
在我看來,《莊子.列禦寇》所示「夫內誠不解,形諜成光」,剛好是「情深而文明」作用歷程的最佳反面例示,這樣的「光」,一點用處也沒有。
回覆刪除職是之故,人們把自己的情愛色慾行為改寫成詩;把自己的情感想像編成劇本;用各種角色扮演方式,把人間情愛拍成電影。或者,人們寫情書、寄情人卡,把自己的戀愛心情變成記錄。這些,總之這一切,就像「拍照減損效應」(photo-taking impairment effect)一樣――人們一味地拍照;上傳臉書、推特和網站――反而忘記了用心體驗當下的美好。
關鍵或許在於,假如人們嘗試以機械複製或再現的手法來整體呈現事件時,其實,可能就很難充分記憶事件的各項細節了。是此,類比地推斷,如果情愛的記憶是一種對事件之feel的重新豁醒(recall),或者是,對特定情感的重新登錄(registering an emotion),那麼,人們的情詩、情書、情愛寫真等製作,雖然看上去好像都是在為愛情打造堅固的城堡,但有可能剛好是把相關記憶變成了廢墟(lie in ruins)。
(譬如,情侶在一起,當下你儂我儂,固不需要借用情書來表達情意吧,情書就好比是不良於行時用的輪椅、拐杖或義肢,能正常行動時不會去使用它。)
所以,深情最應該重視的還是當下的體現(embodiment)與體驗(experientialism),特別是愛及其昇華之種種的直接品味,以便進行必要的「再創造」——具體言之,就是透過,比如說,伴侶身體味道的記憶和對伴侶特有的各種feel(這些或可謂之為「吸引因子」),而創造出一種深深的依戀(attachment)——激情(passion)、親密(intimacy)與承諾(commitment)。果爾如是,則非或超生物模式的深情公式,或謂「自主性高的深情公式」即:
體現情愛 → 體驗情深(彼此始終被吸引) →(豁醒feel+重新登錄特定情感)→ 再創造 → 依戀
在依戀的氛圍內,一方面,彼此的情愛一定都需要有支持,而且,越健康的人就越需要獲得其支持者的正向回應(其他則未必);另一方面,雙方的情愛觀也會從「交換的」(exchanged)轉換成「共有的」(communal)價值模式。
(意識到「支持者」的重要性,我想到慎思提的《麥迪遜之橋》的結局——我在想,如果把劇中人物改成:女主角+攝影師vs.丈夫+小女兒〔父親前生的情人〕,那麼,女主角最後的抉擇會改變嗎?)
最後,我認為,這種深情可以稱之為「極致之愛」(consummate love),而且,其中「迷戀」(infatuation,醉心)的成分必需極高,因而也會美到不行。
如果《麥迪遜之橋》的結局如出雲所說,那就變成溫馨愛情喜劇,整齣戲就沒有那麼驚心動魄、痛徹心肺了。這樣好像意味著,有缺憾的愛情故事才讓人低吟、感嘆不已。
回覆刪除不過我越來越覺得,生命為什麼要以愛情來歌頌呢?這是個很多答案的問題。大致上,在愛情裡,生命的形式會蓬勃地彰顯(有可能彰顯得相當極致,所以令人醉心)。不過,愛情只是彰顯生命的其中一種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我不是站在否定愛情的立場,愛情對一個人的生命意義是甚麼?我也常常會想,不過漸漸地,越把愛情當成一種議題來想,便越不想攪身其中。這不是想要與愛情有隔閡或是絕望,而是試著想看清楚各種有趣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