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公告

歡迎加入親近自然的感受分享及哲學議題的討論。(2014/12/03
凡出雲曾貼出過的文章,皆可於首頁導覽列的各區塊中重新點選瀏覽。
出雲將陸續貼出哲學性文章,可以透過網路超連結查看原文,且只要在連線後點選「下載」(工具列),就能夠在下載檔中直接拷貝原文運用。引用時,煩請註明出處即可。(出雲寫於2014/12/16)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我讀懂《中庸》?〉

我讀懂《中庸》?

 

我是散人ㄙㄢˋ,不是ㄙㄢˇ,非疏散无用之人),但喜歡親近自然和讀書。我讀書時,除非是工具書,否則不太重視作者的意思,只在意能否讀懂。我讀古籍《中庸》亦如是。以下講講我「讀懂」了的《中庸》。

〈第一講〉

「中庸」有點像Aristotle所說的“mean”,但華夏的中庸強調:「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

所以,要注意了,一正一反,都不是中庸耍講的「道」;一般人出口閉口就是「中庸之道」,其實根夲没這回事,畫睛點龍——中庸講的是——致中和之道!

好了,這是開題!

〈第二講〉

中庸第九章載:「子曰:『天下國家可鈞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為什麼?。這就是關鍵了

我以為,既然君子必定要體現「致中和之道」,是此,孔夫子有以教導——

「王天下」、「爵位奉祿」、「使用白刃(武器)」等都是「可欲求的」。

這裡的「可欲求」,指的是《孟子》「可欲之謂善」的「可欲」。要知,「可欲」者畢竟對自己是善的,但是,對他人是否為善,那就要判斷抉擇了(大聲播放搖滾樂,可能對自己是善的,但對鄰居則未必,故這種「播放欲求」當有所揀擇)。

是以,孔夫子固提示,諸如「王天下」、「爵位奉祿」、「使用武器」等等都是可以抉擇的,亦即,可以明確地判要或不要唯有「中庸」是不能抉擇的——「中庸不可能也」正是要告訴众人,「中庸」不像「王天下」等等是可以抉擇的「可欲」者,「中庸」是不可能讓人抉擇的,只要是君子,只要想善待其民,那麼,就一定要體現此道,因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庸.第一章》)

「中庸不可能也」的諦義當如是。

第三講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中庸.第一章》)

 

人不能片刻背離天道,道更是在隱微處有所展現,在微細處有所彰顯,所以,君子恐其有所疏忽,君子謹慎地看待體現天道〔獨〕一事。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凡人之性不能目見,能見者喜怒哀樂之情而已。是以,性固內藏人自身,故謂之「中」,然而,此「性」一旦顯發,必符合天地之節度,此之謂「和比天道」(和)之謂。所以,「內在之人性」同天下成其為天下的根源(「誠者」),「和比天道」同於天下成其為天下的契及天道之路(「誠之者」)。所以,只要體現人性、和比天道,那麼,就能體會天地各在其位,而萬物各自發育成長。由是觀之,《中庸》提及的「致中和之道」,其實講的就是,生而為人就一定要體現其性,這是孔夫子提示的「惟上智與下愚不移」的事,而且,一定要「和比天道」地、「符合天道」地體現之。這就是「致中和」之道。

 (攝影:出雲撰稿:出雲)

11 則留言:

  1. 〈荒山搶白3〉:2021/11/29
    朱熹自謂,早年對《中庸》多有疑問,經過「沉潛反覆」多年思索,才得其要領,最後「會眾說而折其中」,作成《中庸章句》。這表示朱夫子讀懂了《中庸》,若是,我們也可以有所突破矣。

    回覆刪除
  2. 我個人對於「君子慎其獨」特別有感,過往讀《中庸》都解釋成「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也能慎重行事;在別人聽不見的時候,還依舊保持清醒。 獨處時最能顯現出一個人的本性,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往往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一些最微小的細節常常能夠折射出一個人的靈魂。」當然,這樣的理解反而造成了我莫名的焦慮與困擾,看完了老師的體會,我有種解開經典豁然開朗的深刻感受。

    回覆刪除
    回覆
    1. 覺龍好像要回應汝的看法,不過他可能位置沒選對--應該置於此,我把他的看法重新貼在下邊:

      本性,未發前是真如本性,能和比天道。已發時,則有分別心,那是染汚的。所以唯天下之至誠,則可以與天地参矣。所以慎獨意義當此。

      刪除
    2. 〈荒山搶白4〉:2021/11/30
      第一,如莊生所云:「見獨,而後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所云見《莊子.大宗師》女偊以「聖人之道」教人,九日而後「見獨」。
      有謂「道」乃獨立无對者,故「見獨」是指「見道」。

      第二,明彥講的「一般人的看法」當然也是一解,我記得高中的基本文化教材的解法就是這樣寫的。再者,有關我的「慎獨」看法,也是一種解法,與「一般解法」固不同,好像我的解法較照應哲學思辨,而一般解法較重視照顧大众的受用。

      第三,覺龍的解法比較深奧,但也很有趣。一者,本性的「顯發」,即成「染汅的分別心」,所以《中庸》才強調要有「發而皆中節」的「和」之要求,這是說得通的。至於,「本性,未發前是真如本性」,如何推演到「所以唯天下之至誠,則可以與天地参」?除非,「天下之至誠」即等同於「真如本性」,否則不容易明白個中實義。

      第四,覺龍的這種解法的好處在於,真如本性一旦顯發即以有分別心而染汅,這就可以理解,何以人性既然本善,《中庸》還強調要「擇善而固執」的原因了。

      第五,惟覺龍所謂「所以慎獨意義當此」,則言之過簡,非一般愚魯所能解,恐需覺龍再辭費講明之。

      刪除
    3. 依覺龍先生所言,似乎是以一心開二門路徑詮釋〈中庸〉章句,且依循覺龍先生所言,不禁有幾個疑問
      如果只有在「未發」之前才能契及天道,「已發」都是污染,那麼似乎喪失了「伐柯伐柯,其則不遠」的積極實踐向度。畢竟,人是不可能有完全「真空」的樣態在現實生活中,意識與意向是時常都在運作的,如依覺龍先生所言,舜是要如何「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舜也是人,只要是人都必然地起心動念,起心=汙染)
      且又如以《大乘啟信論》的視野來理解〈中庸〉章句未嘗不可,但是否會進一步成為另類的「超譯」,為〈中庸〉章句帶來不必要的詮釋?

      刪除
  3. 請問首頁的鳥類圖片是否為珠頸斑鳩?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本性,未發前是真如本性,能和比天道。已發時,則有分別心,那是染汚的。所以唯天下之至誠,,,則可以與天地参矣。所以慎獨意義當此。

      刪除
    2. blog上的那隻不是珠頸斑鳩
      珠頸斑鳩沒有那麼大隻
      那隻是竹雞

      刪除
  4. 現今在陽明山上行走,很容易看到成群的竹雞四處走動,與人相遇也不驚慌,有時幾隻成行成列,很可愛。

    回覆刪除
  5. 以前讀〈中庸〉章句,學生都私自將「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作為人道工夫與對外體現之總詮。
    未發的「中」指人性中不移之本質,情境世界中的種種,使人而有真實的反應稱之為「中節」,以此突現出「和」(2nd),果爾如是,「和」之指涉並不只是內外協和諧一致,它強調的是萬物能夠適性地將自我實現並與外在互動樣態,故「和」是種動態的張力形式,以此只要能時時的致力於「中和」的狀態,那麼即可實現出「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人道關懷,以此,〈中庸〉人道是在指明吾人如實(誠)的體現個人價值(善),並積極的參贊天地創生過程,使人我、物我達到動態的張力平衡(致中和),體現出天下的大本,與人道之體現(達道)。

    回覆刪除
    回覆
    1. 〈荒山搶白5〉:20211202
      汝的理解很好。古德在這方面的探索十分複雜,蓋以「未發」、「已發」的困擾為主軸而衍生「心」、「性」是一或二的問題。

      古德以為,若「天命之謂性」,那麼,「心知」亦當是天之所「命」(所決定的),若是,透過這種「天心」(在《荀子.天論》中稱之為「天君」〔心〕、「天官」〔感官知覺〕)的心知判斷,何以就會產生不合乎「天命」的抉擇呢?
      這就衍生了「心」、「性」、「情」是否「三分」的問題了。

      若以孟子肯定良知良能、本性善性為儒家主導,那麼,與《中庸》之「擇善而固執」則又有隔矣,若《中庸》果真是子思所作,則其學闇而不彰,置諸古墓而未傳矣。(後來,挖出來的郭店楚墓竹簡,可資佐證。)

      若如今人搞出「心體」、「性體」等概念,實為存有論之餘論,非我所願聞者。若果真要有所參考,則唐君毅先生所謂:朱子之論「心」是「心具理氣」、「心兼體用」、「心統性情」、「心通未發、已發」的「心」,「心」具「虛靈不昧義」(能覺能知)與「主宰運用義」(能行)的確切涵義,以及「心」與「性」、「情」具有全體大用的豐盈深刻關係,皆足以有所對照矣。(此有賴突現理論作解矣。)

      唐先生所體會朱子「心具理」脈絡的「心性情」關係,實為「心」具「性」與「情」兩個面向——內具「理」為「性」;外依「氣」顯「理」於「情」。也就是「心」位居「兼性情」、「貫幽明」、「通有無」、「通未發之寂與已發之感」的關鍵地位。

      不過,唐先生對小程子的「稱性之善謂之道,道與性一也。以性之善如此,故謂之性善。性之本謂之命,性之自然者謂之天,性之有形者謂之心,性之有動者謂之情」(《二程集.遺書.卷二十五》)的說法,以《孟子》所謂「合內外之道」的進路(詳見:蕭振邦,2018/01,〈闡釋《孟子》性善論並重構其推論〉,《鵝湖》第511期,頁1-16所論)以詮解小程子和朱子的「心統性情」之說,則可以再深入思索之。

      若是,當可推明:朱子的「心具理」說,誠為「理」存在心中,即「心之本然」,亦全體是善;然若發而為用,則難免有「氣稟物欲之私」,可能有所不善。此說與《中庸》的「擇善而固執之」可以相通。直取之即可,无需橫攝,亦无關乎「道德」,此或為潛在的社會化之範疇的內建作用,「道德」是後起的解釋,不相干。

      有學者以為朱子所論「心之本然」不是「本心」,只是經驗知覺之心,這是受「心體」、「性體」之說的影響而不自知的謬論,不足取。蓋以,汝只會有「經驗知覺之心」,而不會有「心體」故。更且,亦不合小程子、朱子所傳承的易學之「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的辯證邏輯——就「體用」而言,朱子的方法論同時具有「一分為二」(析)和「合二為一」(統)的兩個向度。由朱子〈心說〉可以推斷其說為一種突現理論。

      朱子有所謂「四端之情為理之發,七情為氣之發」(《:《朱子語類.卷五十三》)的說法。前者指「仁義禮智」,可稱之為「性情」;後者指「喜怒哀樂愛惡欲」,可稱之為「感情」。因此,就朱子而言,「情」有「性情」與「感情」的分別。此重要論點亦與主張「性體」、「心體」者別異,且亦切近《中庸》之說。

      以上是有助於理解《中庸》思想的一些看法,此外,還可討論朱子的「中和說」(討論「未發之中」)以助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