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公告

歡迎加入親近自然的感受分享及哲學議題的討論。(2014/12/03
凡出雲曾貼出過的文章,皆可於首頁導覽列的各區塊中重新點選瀏覽。
出雲將陸續貼出哲學性文章,可以透過網路超連結查看原文,且只要在連線後點選「下載」(工具列),就能夠在下載檔中直接拷貝原文運用。引用時,煩請註明出處即可。(出雲寫於2014/12/16)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行草:「仁者樂山」爬山涵義的現代詮釋》


行草【專欄】:「仁者樂山」爬山涵義現代詮釋

(1)過自己的生活――活出自主性
可能人們從小到大都在聽別人的指示做事──例如,當學生的18生活,聽父母老師的指示。然而,這些「指示」的正確功能(雖然有很多人誤用它)其實都只是要訓練聽者成為有主見有自主性的人而已,因為,如果沒有自主性主見,那麼,一旦別人的看法不熟悉或聽不懂,以及並不恰當時,就無法措手足了。可以說,過自己的生活就是要充分圓滿地活出這種自主性,但是,如何才能真正發展出這種自主性呢?
(2)Shortcut——擁有嗜好
要擁有自主性,固有很多方式來實現它,但擁有「嗜好」(hobby)當是一種捷徑。嗜好意指:(1)個人擁有的一種反抗情結(complex)(2)沒有任何外在理由,也不應去追求,想要去做就是其充分理由了;(3)沒有效益和有用等價值訴求,甚至沒有意義——擺脫這些「宰制」,才不會使人屈從於利益的告白;(4)必須冒險賭一下,因為經常會遭遇失敗;(5)是對日常瑣事之孤獨的反抗;(6)是對社會習常趨勢之不從俗的反叛。
這樣看來,一個人的「嗜好」對社會的發展不一定有幫助,因為,「嗜好」之發用,並非就是一種理性∕合理性的行為——想要去做就是充分的理由了。職是之故,「有教養」這個前提就太重要了——理上說,唯有有教養的人才能擁有同時滿足「不違背社會規範」而又「令自己滿意」之訴求的嗜好(否則想做就做會衍生大亂)——換言之,要擁有嗜好,有教養就是先決條件。那麼,要如何發展出這種嗜好,並展現出自主性呢?
(3)荒野啟動
嗜好最重要的特質就在於它的「無目的性」、「孤獨的反叛性」和「有教養性」,而我們的都會生活剛好都引導吾人朝相反的方向發展,多半要人屈從於消費文化傾銷及資本主義宰制,並泯滅了我們的自然天性。是以,要擁有自己的嗜好,首先就要反抗這種傾銷和宰制,並重新面對我們的自然天性且啟動它。那麼,唯一符合上訴要求的行動就是親近荒野,亦即,接近大自然,以便獲得重新發展各種天賦能力的機會。對都會人而言,親近荒野也就是一種孤獨的反叛,也是一種保有「無目的性」的行動,而且,大自然最珍貴的價值就在於它的野性(wildness),人們在荒野中活動,適足以體察此中的「自由」意義,而明白做為「自然成員」之間應有的彼此尊重,而這也將成就人們的教養或者讓人的教養發用。

(攝影:黃素足/撰文:出雲)

〔黃素足:四處趴趴走的人間行者,企圖在行程中見證生命的真誠。〕

34 則留言:

  1. 仁者 智者 有教養的人 爬山不爬山都是有教養的人 而一般人或沒教養的人 山中反而成為做奸犯科者的毒穴 是以 爬山就能在山的野性呼喚中體察自然的自由而成就教養 我想未必 我認為只要在自由意志下 應該就不會有什麼成就 除非有使命或任務 反而參加山難救災 或山中植樹 比較能造就 教養是做來的 不是聽看或遊山玩水來的 舉 出雲爬上團體言 山中絕不丟垃圾 不是因爬山有教養 沒爬山前就有教養而爬山更增上 但是不是團隊皆如此 所以教養不在爬山

    回覆刪除
    回覆
    1. 廢物

      我的意思比較是說
      假如我只能教出這樣的學生的話

      試想
      若循其本
      教養的根據為何
      其根源是不是最後畢竟要體察天道以立人道
      那麼,遊什麼山玩什麼水
      愚蠢
      只是苦行而已

      刪除
    2. 在學生時代常見出家師父 在掃地出坡吃齋拜佛 當時認為人生若此有何意義 我才不幹此蠢事 但經年後 看見出家師父都活得很愉快 我好奇的與之閒聊 他說我在浸入佛法與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感得輕安自在 當時我不以為意 反而認為是虛假 但日後 經自己的實感經驗 認為師父說的確是如此 我認為只要甘願做就能歡喜受 甘願做是體察天道後的做 離苦得樂是立人道 感得輕安自在是立人道的果 心知培養轉深沉 這也許是我的緣吧 若說錯指教後 也是逆增上緣

      刪除
    3. 那有什麼逆增上緣
      特也自大
      要能夠信受所緣緣
      就需要活得很耐煩了

      刪除
    4. 蔡大哥對於「自由意志」理解需要再釐清。就康德義的自由意志而言,
      是人之為人(person)的關鍵處,由理性決定意志(以擺脫偏好、習慣束縛),
      人才得到真正自由。出於善意志的行為,才具有道德價值。所以,既然
      善意志是道德義務,怎麼還會追問「成就」這種目的思維呢?如果是以
      某種目的為導向的行動,那就得交出對自我的部份主宰性,而接受自己
      並非自由。那麼,就不需要挑戰自由意志,因為行動之初自己已經決定
      不自由了。
      除非你想強調的是後面你提到的利他行動。強調利他行動的價值,高過
      於人能在荒野或山林中體現自我啟動的契機的價值。不過,我想這都是
      自我實現的取徑與層面,並不衝突,但是從「根源性」來看,自我啟動
      必須先於利他行動。比方說你提的「使命」,哪裡來的使命呢?除非是自
      己賦予了特定意義,要求自己將某事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那麼這種自我
      賦予必然是經過自我啟動。

      刪除
    5. 就義務論來說,是有絕對義的,沒有甘願或歡喜的問題(沒有情緒觸發因子)。
      如果是出於嗜好、僻好、想要錢多多,都不是在動機這層面下功夫。也談不
      上意志的自由。只是因為你提了意志自由,我才想到康德義務論回應你。不
      過出雲的想法似乎不是在義務論的脈絡。這一點我們讀的人要注意一下。
      你可能要先釐清你想的「教養」,與出雲提出的自我教養,是不是同一種概
      念。再來談會比較恰當,才能夠有共識地談。現在看起來,好像還沒交集。
      遊山玩水也不是他說的,循其文本,看一下。
      我知道台灣有位種樹的男人賴桑,有苦行的情懷。不過如果是像許多砍大樹
      種小樹的活動,我就覺得非常不好。另外,種樹也得種原生種。近年來台灣
      到處種了櫻花樹,說是賞櫻不用到日本,唉...種不好又付出許多原生種遭砍
      的代價。

      刪除
    6. 那麼甘願做 苦樂皆歡喜受 算不算違反自由意志呢 除非 例如某甲平時晚上做一點家事 就喊這裡痛那裡痛 但打牌二夜三天都不喊苦 打牌是他的甘願 嬴錢是目的 有目的被錢纏縛 就違反自由意志 但若輸贏都歡喜接受的甘願 是否也違反呢 再回到爬山 若爬山是出於自由意志 在山的野性呼喚中體察自然的自由而能疏導壓力愉悅心情我贊同 能成就教養 我想未必
      若甘願做(出於善意如植樹)歡喜受(不管長不長種就是)是自由意志 則對我言 如苦盡甘來的體察 假設受苦(付出)是愛 (甘來)是善 愛與甘之間必有一仲介 就是實踐 教養或善的意志要靠實踐 不靠在遊山玩水
      刪除

      刪除
    7. 是「中介」
      ――中介嵌結法
      而不是「仲介」
      又不是什麼掮客

      刪除
    8. 一、先試著釐清康德講道德理論的部份
      1.什麼是具有「道德價值」的行為:一個行為之所以具有道德價值,是因為行為者選擇作出該行為的動機就只是為了履行自己的義務。
      2.「善意志」不是「道德義務」。善意志驅使我們能行使道德義務。
      3.義務是道德法則所規範的必然行為。(「使命」對康德而言也可以是義務。對自己或是對她人的「不完全義務」)
      4.道德法則以命令的方式來呈現(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道德法則是規範我們行為的法則,是我們藉以評判行為對錯的依據。這樣的法則具有「普遍的」與「必然的」(或「無條件的」)
      5.道德法則具有普遍性意味著「所有具有理性的對象都受到道德法則所約束」
      6.道德法則具有必然性指的則是「所有具有理性的對象,無論其願意與否,都必須遵循道德法則所要求的方式來行動」
      7.根據義務論,道德對錯的關鍵在於行為本身的特性。道德上「對」的行為能夠通過道德法則(定言令式)之「普遍法則形式」與「目的自身形式」的檢驗。
      7.1普遍法則形式:「只依據那些妳可以同時願意它成為普遍法則的準則來行動」
      7.2目的自身形式:「對待自己或者他人的人性,從不只是當作手段,而總是同時當成目的的方式來行動」
      8.道德法則除了在形式的要求上必須成為規範所有理性者的普遍性準則外,在其實質內涵中也包含了對人性的尊重。
      .......
      二、倘若我們訴求的是自律、自我要求、自我教養以及自我實踐(前提是「我們」都被視為是「成年人/成熟的人」),那麼A對B或A對自身的批判其根據何在?怎麼會有教的好不好的問題?或是只能教出什麼的學生的問題?(在此批判有可能是同時具有指涉性與反身性)當我們使用某一語詞時是否已經伴隨著某一姿態(態度)並且帶有有其價值義涵呢?荒野的啟動,不就是一種促使我們得以能夠自我啟動與陶冶。
      三、不需要道理理論與法則,〈「仁者樂山」爬山涵義現代詮釋〉已經詮釋得相當清楚與適切。只是,或許我們更應該關切是,在面對「對話」的困難怎麼跨越之讓「對話」成為可能。「溝通」若要有可能(先不論是否有效),兩者的姿態與位置就很關鍵。
      以上觀點與初步淺見交流之

      刪除
    9. 林樟大哥,我試著梳理你想表達的,「教養是要在日常生活的實踐與行動中才有可能,或才能培養出來的,而培養的條件很重要(先不談論「爬山」)」這是你想表達的?

      刪除
    10. 「中介」――中介嵌結法,這是方法論的專有名詞。
      「仲介」如果被理解為是一種「媒介」、「橋樑」在語用上是否恰當。

      刪除
    11. 另外,林樟大哥~你在回文中提到「自由意志」的意思是會不會是傾向出自於原始的「欲望」(任性義),比如是說通俗上常講得「只要我想要有什麼不可以」的那種時下追求的自由呢?

      刪除
    12. 「『善意志』不是『道德義務』」,這個我後來看到自己表述錯漏。我想說的是,道德義務是出於善意志。善意志當然不是道德義務啊,而是為什麼作為義務的核心概念。
      另外,康德以目的自身而行,我記得是出於對人性(person,中譯常常是「位格」,但是「位格」這翻譯具有宗教含意,譯意不是太精確)的尊重,而不是出於對「人」這個個體的尊重。所以,你是張三、李四或王五,從義務論來說不是最需要考慮的,我對張三、李四、王五尊重,是因為我尊重人性。不是我尊重特定的、個別的人。
      我想,會提康德的意志(自由),是提醒這個詞是有定義的。如果想要說任性而為的自由,就不要提「意志」這兩個字。或許在自由主義重視個人權利的脈絡下,倒是可以說一下自由。

      其實,我認為出雲的說法從德行論是可以詮釋,但同時我又覺得內含有道家的逍遙和儒家的良知發用的意思。那也就不能只從德行論來說。

      刪除
    13. 對不起
      沒有什麼汝所謂的「姿態與位置」的問題
      也沒有什麼汝所謂的「恰不恰當」的問題
      就很單純地只是我看不順眼而已
      要之
      做我的學生就要懂得守勝之道
      一要能擁護師說並展演學習心得――以示「青出於藍」
      二要真能超越老師並更臻圓滿――以示「勝於藍」

      刪除
    14. 人性與特定的人、個別的人,在概念上可分,實際上不可分。
      意志(will)不僅僅是康德的用詞。在康德,自由意志有其限定用法。在討論決定論與自由意志時,自由意志的使用不會只是康德義的。

      刪除
    15. 這沒問題,我只是舉了一個大家比較熟知的康德來說,如果還有其他用法與脈絡,當然可以說,就是要說清楚,這樣罷了。如果是通俗義的使用,也無妨吧,還是得說明一下,根據奧坎剃刀原則,把文本的「自由」說成「意志自由」,就得說明「意志」的意思,如果認為兩者概念一樣,就無需加上「意志」。
      從觀念論的看法,實際上的問題,無異於在觀念層面上處理。不過,我並沒有限制說法,我只是以康德為例來說。當然可以闡述另一種理論的「人性」。而且,我聲明,俺並非觀念論的擁護者,只是從這脈絡發揮一下。

      刪除
    16. 不知道我是不是可以在這部落格也來個「不順眼」的發語?如果版主認為不行,就請自行刪除,我不在意。

      好吧
      那這所謂都是我的主觀的問題。
      這年頭,在這社會(學校也是社會),要「看不順眼」可多的了。看不順眼就行使暴力、看不順眼就霸凌,看不順眼就辱罵........
      就很單純地,我也只是看不慣、看不順眼吧罷了!
      喔喔~~
      我看沒人能有資格當你的學生喔~~(若有,那肯定是很懂得「守勝之道」者。佩服!)
      汝可能要的是「懂得守勝之道」而教之
      可惜,大部分的人不是,像我就不是」(「勝」什麼啊?「守其勝」不是要勝過別人超越別人,是自己是自己是自己。)
      話說回來,既然如此,汝幹嘛要收蠢才做你的學生?(歪頭疑惑)
      什麼「守勝之道」?講得好像是在建立「正統」與「道統」?是誰的正統?是誰的道統?
      喔~對不起~純粹看不順眼的發語。
      用語要婉轉?婉轉是因人而異?不懂!
      高來高去
      沒意思!

      以上,個人主觀的完全不負責言論。

      刪除
    17. 這是我的教導方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模式之一)
      不過要明白的是
      我經常展示我與凡俗之人無異的一面給諸君(更常是周遭的人)看
      (這一點,親近我的人一定很清楚)
      譬如我會發脾氣、會義氣用事……等等不一而足
      這無非都是要告知周遭人我是更需要教養的人
      所以這樣的人才會明白教養的重要性而更重視和鑽研如何教養的問題
      這是拉平自己來與諸君平列
      表示我其實與諸君一樣,並不比諸君高明
      因而更適合、更能真誠地邀請諸君一起來共同努力奮鬥
      但是,為什麼會被解讀成――――霸凌、高來高去
      這我就十分不解了
      看來
      讀汝所言感覺上是鬱積了很久及牽扯了很多事
      好像又與我不相干了
      不過師生總是緣分很深
      可以嘗試在我這裡總結無妨

      刪除
    18. 出雲是在陳述教導方式及其展示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嗎?
      很感謝出雲真誠留言與如其所是的展示
      讓我更清楚自己的反抗情節從何而來
      也更清楚果真不得忽略話語權或詮釋權的問題探究
      不過,在此不贅述
      我會將心得私訊交流,也會將體驗放進論文論述與建構
      我相信會有比較好的互動關係

      需要在這裡澄清的是
      暴力、霸凌、辱罵...指的是現代社會現象非特定所指涉
      只是在此亦可作為例子或是隱喻使用
      此外,我所言不僅在思考現代性問題(含資本主義、奴化、平等、女性主義或女權等)
      同時,百分之百與出雲(蕭老師)相干,非無的放矢。
      正因珍惜師生緣分與友誼而勇於發言

      本人「斷手宣言」至此後開始
      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模式之一(絕非模仿汝,兩天前即宣示)
      只不過這是我對我自己的操作模式,非對他人

      刪除
    19. 果如此 爬山成就教養實非容易

      刪除
  2. 人在體會出自主性之前,常常是在教條規範中的順從與違逆之間摸索。想
    清楚教條為何如此,到終於有點自主性的掌握感,這中間的過程,往往是
    蒙昧混沌。遇到了疑惑不得解,懸置不理,又成了思考怠惰之習。形成了
    人生的大問號。
    出雲的教養之說,我理解為自持(自我主張+自我規範),也是自己讓自己
    變得更好的自我要求。我想,這真的需要一些工夫論(換言,實踐法則)來支
    持,要不然,人在天真的樸實性情與過於矜持的自我設限之間,怎麼活得
    有自主性,而對他人與自己在行為舉止又沒有太大的閃失呢?
    曾問出雲:「為什麼孔子學易只求無大過呢?」
    出雲回說:「你以為無大過很容易嗎?」
    的確如此,傻傻活到現在,大過小過不斷。這當真要能「自我教養」
    才得以自立。也才能刨根掘底地反省。這常常是為難自己,脫離思想
    習慣的舒適圈啊。

    回覆刪除
  3. 「自然」(荒野)確實具有一種力量,甚至是讓人有療癒、創造、重構的能量,對我而言就是一種「教養」或說是滋養、培養的力量。例如,我們常常會說大自然是我們的老師,或說向大山學習。在自然當中,我們是自然成員之一,尤其在山中在親近自然之際這樣的感受也會特別真切,自然而然地,「尊重」不會是出於一種規範而是發乎內心(含身體)的「自由」。

    回覆刪除
  4. 匿名4/20/2016

    爬山是一件美好的事。從大自然學習它的包容與平等,大自然包容所有、平等對待。而人們也經由大自然得到身心的自由與和諧。常在爬山的過程中,以白雲為天綠草為地,在山中平台處打一趟太極拳,此時內心平靜似乎能與天地融為一體,頗有養天地正氣之感。(夏荷)

    回覆刪除
    回覆
    1. 要透過親近大自然來學習包容和平等,對人而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要能力足、條件夠,要做到包容不難,但是要做到平等就不容易了,因為,「突顯偏好」正好就是在天擇中勝出的動物本能,譬如,動物發展出特定的「美食偏好」,基本上只是為了促使其進食的欲望更強烈,因而更加能夠生存下去。是以,人要同時容納、擁有很多人事是容易的,但要把諸人事「一視同仁」就困難了。
      汝的體察相當深邃,大自然的確是平易示現了一體包容和平等對待,然而,有些人只親近大自然還不夠,可能還要「打一趟太極拳」――――加上這種人為努力,才能成全好事。
      容或,這也就是結合了自然與人事的「教養」之諦義。很感謝夏荷巧妙的提示。

      刪除
  5. 格友們格主文中沒提康德 是我們搞得太複雜 我簡單重構格主文如下 自主則嗜好則教養 嗜好與教養是自主的必要條件 自主與教養必須靠親近自然(爬山)嵌結 才能成就教養 反思一下 大自然的野性(自由)能成就教養嗎
    假設1 自由成就教養 2 自由成就創新3 自由成就學習能力 4自由成就懶散……等 我認為1強度最強(沒有教養就沒有自由) 再者 假若5 成就教養是因自由 6 成就教養是因學習 7 成就教養因做志工……等 我認為7強度最強 所以教養為自由的必要條件 實踐是教養的必要條件 結論 教養從實踐(做志工)而來 爬山親近大自然強度弱或為非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簡單重構格主文如下 自主則嗜好則教養 嗜好與教養是自主的必要條件 自主與教養必須靠親近自然(爬山)嵌結 才能成就教養」
      以上對出雲看法所做的重構是訛誤的
      請重新深思、重新來過
      需要釐清者,譬如,請把「自主則嗜好則教養」這個命題用推論的邏輯表式寫清楚看看會怎樣,還談得下去嗎

      刪除
    2. 林樟大哥請珍惜大家與老師想發設法地不厭其煩地操作展示想讓你理解與明白,無論諸君的方法上是否果真有效。
      珍惜不是抽象地想像或嘴巴說,而是真切地進入論述脈絡並實際操作。
      一個人背著過多的裝備,開始跑就已經累了,更晃論要再背上更多不同於慣性的裝備
      果真有條件上的限制,要嘛好好地安於運用已有的裝備,要嘛鍛鍊自己擴張條件。
      無論你是否能進入哲學性思考,不減敬佩您,
      如同,縱然我對出雲某些「做人」方式有所不認同甚至無法接受,依然不減敬愛。
      那是不同的生命狀態。

      刪除
  6. 我嘗試將出雲之論證重構如下:

    人有自主性⊃人能擁有嗜好
    人能擁有嗜好⊃人必須要有教養
    ----------------
    ∴人有自主性⊃人必須要有教養


    一個人若無嗜好則稱不上有自主性
    但一個人若有嗜好而無教養,也無法成就其自主性(如嗜殺者,沒有教養節制,極有可能在殺人的過程中反而為人所殺,如此,則其自主性即消亡)
    而一個人若有嗜好也有教養,便能成就其自主性(如嗜殺者,經教養薰陶,能節制並轉化其嗜殺的欲望,而成為一具有操持保家衛國的武士,如此,則其自主性即證立)

    拜讀出雲<《沙郡年記》的解讀與創發>一文,心有所感。以上論證之重構若有不周洽之處,尚請包涵、指教。

    回覆刪除
    回覆
    1. 汝的做的假言三段論及相關內容已把握到要點了,現在,我把本篇貼文涵蘊的重要論證都寫出來,請參考之。

      (1)要過自己的生活 ⊃ 需要活出自主性
      (2)要活出自主性 ⊃(一種可能的捷徑是)要擁有「嗜好」
      ────
      ∴(3)要過自己的生活 ⊃ 要擁有「嗜好」
      (4)(果真)要擁有「嗜好」 ⊃ 必須有教養
      ────
      ∴(5)要過自己的生活 ⊃ 必須有教養

      (1)荒野啟動 ⊃(開啟野性的自由 ⊃ 有可能成就人們的教養/讓人的教養發用)
      (2)開啟野性的自由
      ────
      ∴(3)荒野啟動 ⊃ 有可能成就人們的教養/讓人的教養發用

      (1)親近自然 ⊃ 有可能開啟荒野啟動
      (2)開啟荒野啟動 ⊃ 有可能成就人們的教養/讓人的教養發用
      ────
      ∴(3)親近自然 ⊃ 有可能成就人們的教養/讓人的教養發用

      刪除
    2. 感謝出雲示範論證之重構,我還在學習、消化中
      我想其中有一點是我較為不解的,即開啟野性的自由
      這或許不是思辨可致,而必須踐行,方能體會野性的自由與非野性的自由中間的種種細微差異吧

      刪除
  7. 教養是自主的必要條件 前已論述 但自主與教養如何嵌結了 文中提到嗜好要用自然天性且啟動它 而親近自然天性不是走入山林嗎 不就是爬山嗎 但爬山與實做成就教養的強度如何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前面格友們高來高去就是明證 前幾天鄰居利用假日帶小孩爬山 我問她媽媽 小孩怎麼會跟妳去爬山呢 媽媽說 我告訴他 有飲料野餐等等 媽說 小朋友一聽到飲料野餐就願意參加
      假設 當媽媽告訴小朋友 我們利用假日去撿垃圾好嗎 小朋友一般的回答是不要 那麼媽媽再告訴他 撿垃圾可運動又讓自家環境變好 小朋友在媽媽半強迫下可能會接受 這叫甘願做 若時間拉長 兩者都會變成習慣 到最後也許後者的教養更易養成

      刪除
    2. 我是不明白蔡師兄說的高來高去指的是什麼,我只是在這次很想嘗試做一次推理的模式讓您參考看看
      如何把想法講得明白,而不瑣碎。您願意看也好,不願意也就只好這樣。我想自白的是,大部分我是
      真誠且努力以我生命歷練的過程精粹,在這裡呈現、分享。高來高去不是我的為人風格。
      我也很想看出你試圖一再強調的東西,就算是「甘願做」很重要,我也還沒看出足夠深入的見解。半
      強迫可能變成甘願做+拉長時間=教養養成,這樣嗎?您忽略了一般人性怠惰問題,也忽略非自主性導致自我壓抑問題。您如何推論非得這樣做才有足夠「強度」呢?
      也許您又會回「唉呀~你把問題複雜化啦!」好吧~那我希望您沒有把問題單純化吧。

      刪除
  8. 月娟4/24/2016

    從小父母親會教導我們要對別人有禮貌,因為我們通常不會這樣做,這便是一種教養,反之,他們不會教導我們一朵花或風景很美,因為這是人自然而然流露的特質--無需教養,除非我們想要進行高階審美活動--才需要教養。
    因此,我想出雲所謂與野性匹配的教養,其實意指的是透過後天的陶養而重新激發的人的天性(自發性特質)。
    人在荒野中會呈現一種自發性特質,只要觸動它,人就會如同赤子一般,沒有心機鮮少目的,非常純粹是最天真最質樸的特性,就像山林長養一切萬物。這種「自發性特質」非常吸引人,會讓人感受到山林的可愛,然而都會生活卻會把這種特質泯滅,讓人隨順著大眾習以為常的觀念度日,而這種生活方式最後會機械化的讓人喪失樂趣,從而衍生所謂的文明病痛,最終還是要回到山林尋找療癒契機,讓自發性特質重現。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