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公告

歡迎加入親近自然的感受分享及哲學議題的討論。(2014/12/03
凡出雲曾貼出過的文章,皆可於首頁導覽列的各區塊中重新點選瀏覽。
出雲將陸續貼出哲學性文章,可以透過網路超連結查看原文,且只要在連線後點選「下載」(工具列),就能夠在下載檔中直接拷貝原文運用。引用時,煩請註明出處即可。(出雲寫於2014/12/16)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出遊三貂角〉


對著一望無際的藍海,望的發呆。站在明確標示三貂角燈塔的經緯度上,讓人覺得有在此時在此地的地理定位,沒有模糊沒有含混,這種真正存在的感覺很奇特。
與家人同遊台灣最東北角的三貂角燈塔,天氣晴朗的從至高點可以看到宜蘭外海的龜山島外(美的朦朧),遠方的雲、藍藍的天、蔚藍的海、還有白的發亮的郵輪似走非走的把大海點綴得浪漫極了
心想船東應該是懂藝術的人,否則如何知曉將船身漆成白色與蔚藍大海匹配?讓人心生愉悅,心感寧靜。
三貂角燈塔是我造訪過燈塔中風景最美的。美得讓人沉醉……

(攝影:夏荷撰文:夏荷)

8 則留言:

  1. 不看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 1774),不會知道如何談戀愛
    不看Theodor Storm的《茵夢湖》(Immensee, 1852),不會懂女人的心
    不看Herman Melville的《白鯨記》(Moby-Dick, 1851),不會知道如何由男孩轉變成男人(Call me Ishmael)
    不看Ernest Miller Hemingway的《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52),不會知曉生命不老之泉
    不看Hemingway的〈白象山丘〉(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1927),不會知道生命的關卡,以及如何度過
    不看Albert Camus的《異鄉人》(L’Étranger, 1942),不會知道存在原本不需要有意義

    「存在」是由「存在實感」(個人依附的)和「實存感受」(環境模塑的)所加總突現者,但是,若由「仁」(humanity)的觀點來看,「存在」最要避免的就是要求「有意義」。

    回覆刪除
    回覆
    1. 第一本神書,馬上看!!!

      刪除
    2. 我只看過上面的其中兩本書耶!我想,這些書應該會開啟視野唷。來去圖書館借書。XD

      刪除
  2. 一般人往往不會珍惜眼前,認為沒有什麼,之所以認為沒有甚麼,其實心裡已經有了計較。如果先不要以自我意識的心態去分別計較,而是以學習的態度去面對,那麼就會懂得去珍惜。

    回覆刪除
  3. 關於「真正存在」的體驗,我覺得蠻有趣的,一種透過座標與地標(燈塔)的存在感。
    小的時候看世界總是自己看了什麼就是什麼,感覺什麼就是什麼。旁人怎麼看、說了什麼,就像是灰飛一樣。這種存在感常常是優遊自在(自我感覺很好)。
    等到年齡稍長,從不懂得介意他人的階段,歷經了一些與體制衝撞、磨合的時期,稍懂人情世故之後,得到的存在感就是在人際間的座標定位有所確立。例如家庭中成員角色(某人的配偶、某人的媽媽、某人的媳婦),或是工作場所的職稱(某部門專員、組長、經理)。透過外來(家庭、工作)的規範與要求,在林林總總的規約中掌握,甚至勝任該角色,以獲得人際之間的存在感。
    不過,並非加諸於人的規約都是讓人欣然全心接納的。那麼,心裡便會發出抗議,甚至是求救訊號,促使自己停下來想:對於這些全然掌握的事情與關係,哪些是我不要的,哪些是我要的呢?於是乎,在這種無法一時半刻找到答案的疑惑裡,「我的存在」又經過了的變動與翻轉。外在的規範或規約是重要,人際的責任也重要,不過相較於外在的相對座標,「我」這個絕對原點座標才是所有座標的調整依據。「我是什麼?」「我如何存在?」「我如何看待外在世界與自己?」,這些問題隨著原點座標的思考,隨之而來。這也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尋求到答案的。一旦開啟這樣的問題,我想,也這麼體驗著,疑問總是逐漸撥雲見日,慢慢明朗。
    「真正存在」對每個獨特的個人,都有獨特的體驗與感受,也就不會有統一的標準答案。自己回答自己的方法,也就影響著自己在生活中獨特的風格與樣態吧。

    回覆刪除
  4. 我認為真正的存在 是身心輕安自在 有了此種感受 就能避免要求生命「有意義」。哈哈我又說錯了嗎

    12/07/2015

    回覆刪除
  5. 生命的意義在于當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