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 1774),不會知道如何談戀愛 不看Theodor Storm的《茵夢湖》(Immensee, 1852),不會懂女人的心 不看Herman Melville的《白鯨記》(Moby-Dick, 1851),不會知道如何由男孩轉變成男人(Call me Ishmael) 不看Ernest Miller Hemingway的《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52),不會知曉生命不老之泉 不看Hemingway的〈白象山丘〉(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1927),不會知道生命的關卡,以及如何度過 不看Albert Camus的《異鄉人》(L’Étranger, 1942),不會知道存在原本不需要有意義
不看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 1774),不會知道如何談戀愛
回覆刪除不看Theodor Storm的《茵夢湖》(Immensee, 1852),不會懂女人的心
不看Herman Melville的《白鯨記》(Moby-Dick, 1851),不會知道如何由男孩轉變成男人(Call me Ishmael)
不看Ernest Miller Hemingway的《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52),不會知曉生命不老之泉
不看Hemingway的〈白象山丘〉(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1927),不會知道生命的關卡,以及如何度過
不看Albert Camus的《異鄉人》(L’Étranger, 1942),不會知道存在原本不需要有意義
「存在」是由「存在實感」(個人依附的)和「實存感受」(環境模塑的)所加總突現者,但是,若由「仁」(humanity)的觀點來看,「存在」最要避免的就是要求「有意義」。
第一本神書,馬上看!!!
刪除我只看過上面的其中兩本書耶!我想,這些書應該會開啟視野唷。來去圖書館借書。XD
刪除一般人往往不會珍惜眼前,認為沒有什麼,之所以認為沒有甚麼,其實心裡已經有了計較。如果先不要以自我意識的心態去分別計較,而是以學習的態度去面對,那麼就會懂得去珍惜。
回覆刪除關於「真正存在」的體驗,我覺得蠻有趣的,一種透過座標與地標(燈塔)的存在感。
回覆刪除小的時候看世界總是自己看了什麼就是什麼,感覺什麼就是什麼。旁人怎麼看、說了什麼,就像是灰飛一樣。這種存在感常常是優遊自在(自我感覺很好)。
等到年齡稍長,從不懂得介意他人的階段,歷經了一些與體制衝撞、磨合的時期,稍懂人情世故之後,得到的存在感就是在人際間的座標定位有所確立。例如家庭中成員角色(某人的配偶、某人的媽媽、某人的媳婦),或是工作場所的職稱(某部門專員、組長、經理)。透過外來(家庭、工作)的規範與要求,在林林總總的規約中掌握,甚至勝任該角色,以獲得人際之間的存在感。
不過,並非加諸於人的規約都是讓人欣然全心接納的。那麼,心裡便會發出抗議,甚至是求救訊號,促使自己停下來想:對於這些全然掌握的事情與關係,哪些是我不要的,哪些是我要的呢?於是乎,在這種無法一時半刻找到答案的疑惑裡,「我的存在」又經過了的變動與翻轉。外在的規範或規約是重要,人際的責任也重要,不過相較於外在的相對座標,「我」這個絕對原點座標才是所有座標的調整依據。「我是什麼?」「我如何存在?」「我如何看待外在世界與自己?」,這些問題隨著原點座標的思考,隨之而來。這也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尋求到答案的。一旦開啟這樣的問題,我想,也這麼體驗著,疑問總是逐漸撥雲見日,慢慢明朗。
「真正存在」對每個獨特的個人,都有獨特的體驗與感受,也就不會有統一的標準答案。自己回答自己的方法,也就影響著自己在生活中獨特的風格與樣態吧。
我認為真正的存在 是身心輕安自在 有了此種感受 就能避免要求生命「有意義」。哈哈我又說錯了嗎
回覆刪除12/07/2015
沒。
刪除我常常受教。
生命的意義在于當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