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公告

歡迎加入親近自然的感受分享及哲學議題的討論。(2014/12/03
凡出雲曾貼出過的文章,皆可於首頁導覽列的各區塊中重新點選瀏覽。
出雲將陸續貼出哲學性文章,可以透過網路超連結查看原文,且只要在連線後點選「下載」(工具列),就能夠在下載檔中直接拷貝原文運用。引用時,煩請註明出處即可。(出雲寫於2014/12/16)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行草:終始之道》


行草【專欄】:終始之道

第一次感受到「終始」議題的衝擊,是在看到《莊子.秋水》「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我被內中蘊涵的「方法論」所困。
後來,又深入《易傳.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這是循「易」的作用撑開的省思,意思是說,如果要對「易」所示現的「終始之道」有所領悟、契及和體現,那麼,重點就在於一定要重視「始」,然固需要回返其啟動之幾——「終」,而以「知死生之說」之大事作為示範,故其中可能也預設了一套「終則有始」觀。以及,《易傳.繫辭下》「《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這是循《易》這本書進行的思考,意思是說,《易》這本書所反映、傳訊的,就在於強調重視「原始要終」這種情實。
「終則有始」、「原始反終」和「原始要終」的相關詮釋,一直是我多年來所思索者,也參照了古德、前賢眾說,但始終很難得到善解。不過,近來我在「教與導」的反省、反思中,漸漸體會到此中的「終始之道」。要之,當人有所不足、不當時,才需要仰賴「教」(此亦包括了「自學」一義),然而,要適切發揮「教(學)」的效果,那麼,就進一步需要「導」了(這裡就比較不容易有「自導」一義),而「導」的實義(signification)就在於讓原本有所「不足」、「不當」者得以「終了(舊的)」,因而,能夠獲得新生——「起始(新的)」。這便是我的體會。
簡白地講,「終始之道」提示的也可以是,「教」即示人——什麼東西必要終止(死掉),以便獲得全新的開始(新生)。換言之,要獲得新生,那麼,必須要先能「善終」,而且,當人們重視「新生」——「始」時,畢竟不能忘了那是由於「終了」什麼而來的(或局部,或全面)。
容或,這就是學做人最重要的道理了。急切一點地說,現在我看到學習者老是緊抱著勢必需要「終了」的東西不放(甚至,有一位學習者很聰明地告訴我(意思大致是)——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都能夠把握到「真理」了,實在太高明,當然不再需老師的「教導」了),如是,如何能夠有所「新始」呢?這樣如何能夠發揮學習之效?如何得致「教導」之功?然而,寬緩一點地說,那麼,就等待學習者自己慢慢地醒過來吧,或許,這一點更可貴,也未可知。但是,要等多久?

(攝影:Russell撰文:出雲)

14 則留言:

  1. 有時候需要當頭棒喝,只是如何因時制宜地當頭棒喝,不使人退縮至自怨自艾,又考驗著拿棒之人。為人師與為人父母最有工夫之處就在於不辭勞苦地循循善誘。
    而為人友者,雖然也有互相砥礪的角色扮演,卻容易在發現自己不認同朋友的習性,覺得事情太難便縮手旁觀,免得考驗平輩友情而導致一翻兩瞪眼。常與朋友相處,本應有以朋友為鏡的作用,但若遇到習慣重視自我感受安適者,缺乏自我惕勵者,的確很難。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如若不自惕,也就不能體會人生為何無咎,要如何教呢?

    回覆刪除
  2. 「真理」是固定的、永恆的、始終不變的唯一答案?「真理」是辯證的、流變的、變動的、變易的可能?什麼是「真理」?「誰」(哪一方)能夠正確地或真實地把握「真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汝有沒有發現或意識到
      現在的問題在於
      汝什麼時候才有能耐說: 我 懂 了
      或者
      汝什麼時候才願意說: 我 懂 了
      而無關乎真理不真理等等的五四三

      刪除
  3. 追尋真理不一定是聰明,知道真理也不一定就此不需要教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我們希冀走在正確的道路,也希望別人也這樣走著,但是我們想過這樣的正確的道路,是我們自己認為的,還是符合常理規範才是正確的?但所謂的常規真的正確,或是合宜嗎?
    抑或這個想法真的適合別人嗎?還是只是單純的、一股腦兒的,你就是要這樣,這樣最好?
    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

    2014北美館雙年展,有一個展區是「我的烏龜導師」,烏龜慢慢的、很安靜,彷如一切都停下來了,烏龜也有不見客的休息時間,但是展區其他的藝術品,可就沒有這項福利了。
    因為烏龜是生物,會肚子餓,會累,和我們人類一樣,經過用餐、休息之後,有精神再繼續往前。
    在資訊爆炸、交通便利的時代,什麼都求快,但是我們有停下腳步來想想,我們需要什麼嗎?我們的需求有這麼多嗎?在獲得大量的資訊與物資之下,這也是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並不是值不值得思考了。

    揚棄與保留,也是進步與成長的一個很大的抉擇,有失必有得,如果都處於滿的狀態,是富足的,可能卻忽略了缺少是什麼,但是都缺少,也可能看不到富足的美。
    過於不及之間的分寸拿捏,是我們要學習的。選擇什麼是適合你的,你真正需要的。


    每一項人事物,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的地方,可能有時候,是我們沒有發現。
    學習是無限延伸的,只有你想、你有興趣、願意行動,都可以一直學習,並不侷限對象與時空。

    愛真理並不表示不愛吾師,是可以同時並存的,吾師與吾的目標是一起尋找真理,讓世界更美好,這件事情是明確的。

    回覆刪除
  4. 更正:學習是無限延伸的,只要你想、你有興趣、願意行動,都可以一直學習,並不侷限對象與時空。

    回覆刪除
  5. 哲學,是愛智慧之學問,智慧亦即探尋真理的過程。是以,探尋真理,原本就是沉浸在哲學思考者容易發問的問題。出雲當然甚為了解淑文此一傾向,或許出雲是探問淑文更進階的問題,「走去哪裡了?」

    「吾愛無師,吾更愛真理」原本是Aristotle所說,是在他與其師Plato思想有所爭論,而前者當時學問的發展已具雛形,無法認同後者欲加的思想箝制而發出感嘆之語。那麼近人說出這句話之時,如果無法像Aristotle般對學問有某種程度的掌握,那麼僅是拾人牙慧,如果不是為了在課堂間營造輕鬆氣氛,而是認真說的話,就令人搖頭了。是以,如果當時那位學生是出於搞笑,出雲就不要太介意了嗎~我想應該還沒有哪個學生白目成這樣,在學問淵博的老師面前自以為是地講這句話。

    關於Yi的回覆發言,提出問題很好,不過提問目的在於尋求解答,才是個辯證的過程。如果提問在於假想一個問題,卻無解答意圖,僅說可以思考,是提醒別人思考,還是需要自己思考呢?把讀過、看過的東西,用自己的話語重覆出來並不難,不過如果能夠挖掘那些觸動內心深處的想法,對自己切己重要的,那才能讓自己踏入尋求意義之路。檢視他人很容易,反身而誠是難的,卻是可貴的。當我們在行文時,寫出「這是我們應該...」時,老師都會好意提醒「我們是誰?是你自己還是大家?」我都會笑著自己的糊塗說「是我自己啦!」這裏我也要問你,過與不及的分寸拿捏,是「我們要學習的」嗎?是對自己或是對大家說的?如果是對大家說的話,那你勢必得先做得很好了。更何況後面還有第二人稱「你」,是對著讀者說嗎?而不是對自己說的嗎?或許這行文的意圖是想當個召喚者,希望閱讀者可以跟你一起行動,是嗎?那希望你是個很好的行動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不好「探尋真理」之道。

      刪除
    2. 我重視「對-話」、"「辯證」(Dilalektik)"的能力,及其工夫的培養。

      刪除
    3. 好吧~探尋真理是素樸講法吧~受士林哲學餘毒,逑真、善、美,與信、望、愛...(哈哈哈!耳朵長繭了。)
      蘇格拉底就開始使用辨證法啦!到康德、黑格爾,一直到近代,多位哲學家都用辨證法,不過不見得是指同一件事(辨證方法並不相同)。是以,這裡說的辨證,若內容在於對話,那也算是蘇格拉底式的素樸辨證法。
      重工夫者,也許不好形而上原理的探詢,不過在思考方法上,總還是向著經驗、現象的根源查找。即使不是真理,但向著最初點、最頂點或中心點甚至是網絡關係連結點,都是在企圖掌握一個思考支點,要給這一個甚麼名字呢?它是個開放答案。

      刪除
    4. 關於「真理」的提問,不是因為熱愛探究「真理」,而是此提問關涉一種思考的方法與基本的態度。或許因為不夠「直白」所以提問恍惚「沒有抓對問題」或是「沒有發現或意識到」真正的問題。經此,也讓我淡薄地「明白」(「知常曰明」、「虛室生白」)如果無法置身相同的脈絡或是能夠去(同情/理地)理解表述概念的意涵或其背後所蘊含的創發力,便易落入「雞同鴨講」的田地。當然,「雞同鴨講」也可能會有某種刺激深化思想的發用。(我不是指Shensi與我是雞同鴨講,所指往往是教學之間)我 懂了----這之間確實有間距。@噴火過猛的「噴火龍」思於熄火之後

      刪除
  6. 《詩經.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尚書.皋陶謨》則提到「知人則哲」(知人曰哲),或許可以循此脈絡來理解所謂華夏的「哲學」,且,意識到多少與「愛智之學」有出入,而與「追求真理」的出入,可能就更大了。況且,如果依西學的真理觀來看,「真理」何謂?則莫衷一是,十分糾結。這些,我們可能都需要再好好思考。
    其實,我不會太重視真理,我以為真理隨時都可以創發,而且,其所以值得珍視者在於,適人是否能持之以適時、適地發用。是此,真理有什麼好愛的(或許,可以追求,因為我們常常需要賴之以解困,不過,其要義反在於創發)?反之,人,要成為一個「人」,要一個人抱持信念地活成他自己,何其困難啊。是以,一個人是值得∕需要我們去愛的,況且,若剛好是一位真正關愛我們的人。
    因此,我不會講出Aristotle那種話(固因為也做不到),那是不同的人生體驗與祈嚮。

    回覆刪除
  7. 月娟6/04/2015

    看到鵝勾起我小時候一些回憶,童年時總愛跟著母親一起到小河邊看著母親洗衣服,附近的人家總愛養鵝放逐在河邊,每次總被一大群鵝追著緊咬著我的小肉肉不放,既害怕又有點刺激與好笑的感覺,如今想起卻滿滿的溫馨感湧上心頭。
    我覺得自己就像一隻呆頭鵝,尤其是在作學問上,人家已一悟千里,我卻還在九霄雲外搞不清狀況。但天生較頓也有好處,總得到別人較多的關愛願意主動來教導你、幫助你。 
    能放下我執我見虛心求教難能可貴,能遇到好老師識得你的根器如理如法習得,足以養慧命終身受用不盡。而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哪就是一個「信」,我對教導我的老師沒有懷疑,深信他能引領我捨棄錯誤的知見,邁向一個更美好的境地。就如出雲所講,讓原本有所不足、不當者得以終了,從而獲得新生,一個生命學問的從新體驗。

    回覆刪除
  8. 有興趣、喜歡進而熱愛,是不容易的事情。熱情不足以長久支撐興趣,但適時的停下腳步,反省思考,一直前進的方向和道路,適合自己嗎?有要修改或是繼續加強的地方嗎?讓熱情加溫並更有動力的往前。

    提問、探究、解題,3W一下,是老師課堂上常提的解決問題方法,有問題的時候,我們是如何面對?怎麼面對?解決的過程是如何,結果又是如何?每一個步驟都有可能影響全體,但是做適度的調整,有助於事情進行。如同指南針的方位偏移,再調回正確位置,迷航之後又可以找路,繼續前進。

    學習、生活、工作,各方面皆可往此方向思考,如只囿限於某一範圍,非得如何如何,可能會錯過許多美好的事物,但如果不在乎的話,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莫忘初衷。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