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公告

歡迎加入親近自然的感受分享及哲學議題的討論。(2014/12/03
凡出雲曾貼出過的文章,皆可於首頁導覽列的各區塊中重新點選瀏覽。
出雲將陸續貼出哲學性文章,可以透過網路超連結查看原文,且只要在連線後點選「下載」(工具列),就能夠在下載檔中直接拷貝原文運用。引用時,煩請註明出處即可。(出雲寫於2014/12/16)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行草:兩種人》


行草【專欄】:兩種人

循「成長」及「成就」的觀點,我大致看到兩種人
第一種人:嚴格自我約束、要求自立型,這種人不太會要求別人幫忙或帶給別人困擾,其欲求固止於自己能力範圍,因而不太外求(甚至經常放棄一己的權益),消耗的社會資源可能相對很低;第二種人:強力外援攀附型,這種人開朗健康,對社會充滿期許(重視存在之權益的照應),因而能夠泰然地與周遭人全力互動溝通、汲取資源(或並不自覺或不以為是如此),但有時不免踰越一己分際,消耗過多社會資源(大部分可能是以友情支援為主如若不然,友情會受到考驗)。
在我看來,社會上這兩種人都沒有什麼問題,自我約束型的人只要不固步自封,能夠在有所成就時還能無償地照顧周遭的人,那就太令人尊敬了(因為原本少求故);外援攀附型的人亦然只要能夠在有所成就時,不忘對周遭人有所回饋,那麼,也不會有問題(以有求有償故)。
是以,首要者,在於人如何看待「回饋」,譬如,我沒有索取,為什麼要回饋?或者,索取本來就是這個社會應該給我的照顧,有何回饋之需?因此,這裡就必須想清楚了。次要者,要明白「成長」與「成就」都不是能夠截然區隔的階段,它們經常交叉地呈現「差分」狀態,而且在同一時段出現職是之故,「回饋」是時時都必須考量的問題,而不是「等我有了成就之後再說」。
總之,在自覺一己分際的前提下(此即謂「有為有守」),學會如何恰如其分地回饋他者,人就可謂有所成長了。

(攝影:Russell撰文:出雲)

11 則留言:

  1. 我想,或許還有介於這兩種人之間的第三種人(或者說,能在兩種類型之間流動往復,不僵固於兩者/端的第三種類型)比較能夠「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吧!?
    第一種人也很容易不讓他人有回饋的機會。這是否也是會導致「帶給別人困擾」
    第二種人是不是有可能其實有「回饋」卻不被認為有,因為總被認為消耗/汲取資源(被汲取者通常比較容易有感或被感)比回饋要多,其回饋可能被抵銷或被忽略。

    我們總是只能先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或許,衝突了,才會想到要「試著」從其他的角度。在從「自己」要轉到「其他」之間,往往也不是說轉馬上就能轉,首先還需要有「自覺」。

    病了一個多月之後,突然遇到和感到要體悟與踐行「做人的知識」真不容易!而能夠遇到和感到,還突然覺得,應該要走出自己這小小的房間與外界與人接觸。

    回覆刪除
    回覆
    1. 出雲5/13/2015

      很好的感受。
      「兩種人」只是我個人現下的感受之大端,要之,「兩種人」之間的交織分判及其「光譜效應」,有可能形成為無數「類型」(type),而每一個人會對其他人衍生有哪種「感應」,哪就是他自己的人生了。
      「執兩用中」,通常是我做不到的,所以,我不會這樣說。基於特定意圖,說「兩種人」就夠了,因為,要「做好」這兩種人之任一,都相當困難(如果有人覺得「做人」很容易,那麼,我願意受教)。

      刪除
  2. 再同意不過了!!!

    回覆刪除
  3. 月娟5/13/2015

    昨天看到貼文,內心會心一笑。而第二個念頭卻想:出雲如此寫,會引發讀者無限的想像來思量解讀自己嗎?其實,每個人在一生之中會遇見形形色色各種不同特質之人,只是彼此緣份不同,所衍生的感受與所交織的情感就會反應在相互對等之上。

    回覆刪除
  4. 匿名5/13/2015

    綜觀古今天下開國創業者,無不集眾志以成大事,皆是師言第二種人,誰又知當其成事後對天下真正的貢獻哪能易數細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匿名5/13/2015

      套句俗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刪除
  5. 看了眾家意見交流,我反省了一下。
    我想,「回饋」一詞容或有歧義及含混了。要之,在今世語境之中,「回饋」畢竟是極端功利化的,也因此,在我的陳述語脈就會衍生歧義或造成誤導,況且,循功利取徑思量,並非所有的人在特定時空境遇中都有回饋能力――這一點淑文已然點明,是以,「回饋」一詞不如改成較中性的「回應」,可能比較能適合我的傳訊。(但是,這樣一來,感覺上就變弱了,是以,可能還是交給每一個人自己去斟酌才好。)
    那麼,畢竟我們要做哪一種人呢?這可能就如同月娟所說的,是由個人的性情(場域習性)或緣分所決定的吧,這只有交給每一個人自決了。在此,我要強調的只是,要做「哪一種人」,可以自決,但是要「做好」哪一種人,就必須考量我的傳訊內容了(特別是,守住自家分際這個先決條件,以及「習得的想望」之存養)。
    再者,我原本想要強調「回饋」的原因是基於我提及的「《論語》況味」,因為,不論是檢視人的文明歷史(「眾志成城」),或者是瞻望人的行動未來(「荒野啟動」),集體行動或激發集體行動,都是人們需要仰賴、因應的模式,而回饋,正是啟動這種模式的最佳trigger。

    回覆刪除
  6. 我想,大多數人都喜歡從心所欲,只是第一種人設定的「矩」比較興之所至;第二種人對他人與自我觀察甚多,內在規矩也甚多。要如何「從心所欲,不踰矩」,原本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孔老夫子才說七十歲這樣就不錯了。
    兩種人要如何和諧往來,第一種人如果傾向耗用他人資源,就必須磨練一種讓他人樂於貢獻的稟性/氣質,培養好人緣。第二種人如果追求有為有守,除了發用在自己所處境況之外,也許也需要靠著在第一種人身上「發用」影響力,有好的互動。那麼就會有好的人際氛圍吧~(I guess...)

    回覆刪除
  7. 第一眼6/02/2015

    請問照片攝於何處?

    回覆刪除
  8. 此照片攝於花蓮六十石山,七到九月為其金針花季,十分漂亮。但建議盡量於平日前往,否則人潮眾多,易影響遊興。

    回覆刪除
  9. 第一眼6/04/2015

    謝謝!照片乍看之下有印加帝國之感,原來就在台灣!有機會要趁著金針花季時造訪!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