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公告

歡迎加入親近自然的感受分享及哲學議題的討論。(2014/12/03
凡出雲曾貼出過的文章,皆可於首頁導覽列的各區塊中重新點選瀏覽。
出雲將陸續貼出哲學性文章,可以透過網路超連結查看原文,且只要在連線後點選「下載」(工具列),就能夠在下載檔中直接拷貝原文運用。引用時,煩請註明出處即可。(出雲寫於2014/12/16)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行草:聞香》


行草【專欄】:聞香

大凡古人有九大雅事:焚香、品茗、聽雨、賞雪、候月、酌酒、蒔花、尋幽、撫琴。
其中,品茗、聽雨最為生活(哇嗚,我不喝酒),而品茗――茶醉;聽雨――人醉,所好者,一在物、一在人,加總也就是生活全部了。
再者,喝茶、品茗或為兩事――茶,生津解渴者;茗,酩酊大醉者。已然大醉之茶曰茗,而想要把這種醉意用湯水傳遞人心,那可不是件容易事。總之,這種「玩命快遞」,需要識得且能體現「茶藝」、「茶品」、「茶趣」者方能勝任,簡呼泡茶,實則一生浸淫。
容或平常人等,只要茶具適中,水質不差,茶葉起品,那麼,也都能在生活中泡茶品茗附庸風雅。而且,尋常中也只有一事需要關心在意――是謂聞香體韻。

有人問,汝的夏天回憶是什麼氣味?……雖然夏天才剛過完,卻一時間答不出來,因為並未刻意儲備季節的氣味檔案。然而,所有的「香茗」也同樣都有它自身完整的氣味檔案,此中為人所重者,香韻而已――但若平日不曾刻意儲備,更遑論泡茶品茗了。
所以,「泡茶」簡單地說,就是把人們記憶裡香茗氣味檔案中的味道逼出來,讓它在眾人的心肺之間流放,好讓它終於被永遠貶謫禁錮在某人的記憶深處――泡茶,便是長時浸淫而識得茶香,並隨時能夠以一種代表了勇氣的大無畏,去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圓滿地呈現那種香氣的努力行徑――其實,最終也只是經歷了一段發現自我的歷程。
譬如,沖泡坪林的文山包種茶,當然要浸泡出它特有的孅穠感,那麼,常人未必勝任,如果是男生來泡,唯有詩人或特定的gay,堪稱得當。白毫烏龍這種半發酵青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茶品類,當然就需要把它本具的濃郁熟果香整個釋放,那麼,泡茶者得要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氣概,無瞻顧、不回首地把茶汁一次逼出,因此,這正寫照泡荼者心境畢竟充滿絕望又充滿希望,在這種心情下泡茶,白毫烏龍犀利飽滿的特有香韻,才會一次通體呈現。
果是,心境要如何才能「充滿絕望又充滿希望」呢?若是要與聞香嵌結,那無非就是人特有的性情了――或者,熱戀中人亦可候選。聞香這等事原來與人的性情和心情絕妙關連,人在絕望時,總感到異香撲鼻;在充滿希望時,反而只會留意到蝴蝶的翩翩起舞,而忘記了那正是尋「芳」的舞姿。
總之,人只要追求絕對,那麼,可能就很容易充滿希望又同時充滿絕望,但是,要是人果真又能夠在絕望和希望之間自由來去,那麼,香氣畢竟為何物?它畢竟存在於何處?是聞還是香

(攝影:月娟∕撰文:出雲)

55 則留言:

  1. 一早起來打開電腦,拉開CD盤轉出小野麗莎Lisa ono,邊啃食剛烤香淋著橄欖油的歐非麵包、邊啜飲淺焙耶加雪菲咖啡,正想著如何透明化這悶膩的腦袋和身體。點進出雲部落格頓時乍入眼臉這則"行草【專欄】:聞香"呵呵呵呵~~不自覺地邊看邊傻傻的呵呵笑~~一掃這幾天埋首電腦前的陰霾。

    回覆刪除
  2. 原來是「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氣概,怪不得那時日司茶者看來風流倜儻、悠閒瀟灑、笑容可掬,猶如坐於城樓處變不驚的諸葛先生。

    回覆刪除
  3. 原來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啊!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絕望,並非容易之事,那必須要有足夠的生活體驗與特定的性情才能夠支撐出如此的寫照。那麼,又能夠在絕望與希望之間來去,這種智慧的磨練,我想是在受苦的涵容蓄積之中,尚保留著單純的渴望。不過,要苦到哪種程度,才能夠讓人「風蕭蕭兮易水寒」呢?望著螢幕,獨自怔忪地想像著。
    茶香,也許是一人獨自撫琴而品,或是眾人分受而品;或在陋室之中而品,或在山林之間而品。茶香之香,必然是因人而生。另外,也因為茶種、泡茶者與喝茶人的變化,香氣便會因人而異。這香氣的流瀉,從泡茶人手中到品茶者的喉韻之中,除了茶本身的香氣之外,也許還傳遞了泡茶者性情之洗鍊,從而啟動品茶者的靈感。在茶香的流動之中,也許尋得知己,也許分享溫情,我想,都是人生既樂且雅之事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關於「絕望與希望」既不是「來去自如」或「自由來去」也不是「遊走」,而是,同時具存具現。
      其實,我是反對將自己塑型/塑造成「受苦主體」。從倫理規範的批判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認為奴隸或虐待是不應該的,那們也就應該要包含自我對待,換言之,自虐或自願為奴隸也是不應該。那麼,像雙魚座的典型總想像自己是悲劇的主角不僅是自虐也是自戀(哈哈~我會不會被雙魚座的圍毆。快逃~~)。還記得希臘神話中,那望水自戀的水仙花嗎!

      刪除
    2. 喔~~補充一下,也反對只當一隻「快樂的豬」喔~(這是不是又得罪「豬」了。看吧!講個話都難,往往說者/作者無心,聽者/觀者有意)

      刪除
    3. 我想像的「風蕭蕭兮易水寒」是荊軻被眾人趕鴨子上架,帶了個沒把握的助手去刺秦王那樣無奈又悲壯的心情,自然是覺得他只能壓抑內心的苦悶,又非得孑然一身與眾人訣別的悲涼就義之情。那樣的苦,他是不得不受,因為箭在弦上了。他這行動是把國家的希望放在自己的絕望之上。是以,又絕望又充滿希望。這種悲涼的心情,放在泡茶者的心境,鄉親啊~能不讓人擔心嗎?那喝茶的我,只好「念天地之悠悠」望向遠方啊。
      如果我是目送荊軻訣別的群眾之一,我一定會擋住他的去路說:「嘿!不要跟這群笨蛋窮攪和,我們從長計議,再想別的辦法吧!」這畢竟只是假想,不過連接到能有緣份領受一杯好茶這件事來看,喝茶如我,寧願喝的是一口深厚功夫,如果喝到一口悲壯心情,我都要掉淚啦!

      刪除
    4. 妳有想到豬的心情,豬會「齁齁」兩聲對妳示好的。

      刪除
  4. 「能夠在絕望和希望之間自由來去」不容易。很可能在絕望之際一旦放棄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百年或許難有實證經驗,十年茫茫,對我們這一世代來說總是有可能吧,而我想我就是。
    剛看了一篇文章「虛空作為一種創作形式」文 / 李維菁
    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119/1333

    我曾嚴重呈現有文中所描述的「巴托比症狀」。
    所幸,生命正在啟動。即便啟動也須時時謹慎和警惕隨時可能陷落,因為清楚體知自己經常是在「臨界狀態」時常,上一刻正常下一刻便失常。兩者可能一瞬之間(這和出雲講得可以自由轉換不一樣喔)~~哈哈大笑~自嘲自解)

    回覆刪除
    回覆
    1. Wow! 假設汝正在煎熬
      那麼,汝好像找到了脫困之方(「不放棄的方法」)
      「巴托比症候群」是一種虛構之說,實際上並沒有這種「病」
      容或,那的確是創作者經常用來自我緩頰的一種手段或想法
      不過,Vila-Matas並沒有把造成這種病痛的主因說清楚
      我認為其實「患者」都有一種強烈的規避審判情結
      亦即,普遍地反抗審判,都以為個人的創作背後皆有一個無情的審檢機構在作對
      是以,反抗之的最佳方式就是不再創作
      而汝的「不放棄的方法──樂在其中」的說法,恰好就是另一種選擇
      要之,絕望根本就是對一切斷念,而希望則是至少也還有一絲寄託(這是一種標準的矛盾)
      如果我們要的就是絕對
      那麼,沒有,就一定是絕望
      果爾還能遊走
      要訣就在於必須先有能耐創造出一點希望吧
      否則,遊走什麼?在那裡遊走呢?

      刪除
    2. 抿嘴竊笑狀(可惜部落格不能傳表情圖)

      刪除
    3. 這樣的「絕望」容或是來自於某種先在設定的絕對目標,達到與否,一翻兩瞪眼:要不是實現原本的期許,要不就是失敗而絕望。會不會因為絕對的性質,目標也就只能單一化了呢?這種單一的發展,若說能夠把人逼到非得如何不可的困境,那麼這種困境在起始點上就來自於設定者的看待自己與看待事情的視角。
      但是如果這種困境是可以操作的,也就是刻意被選擇的,那就意味著人可以在追求特定事物的時候,能夠將己身對此事的專注極大化,而在追逐終了之時,對於成敗與否都了然於心。那麼這樣的操作必然是基於一種游刃有餘的心性修養。看似使了十成功力,實則深不可測。那麼這種絕望/希望的追求與遊走,好像就是一種心性的鍛鍊了。

      刪除
    4. 我是個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沒法分太多心。因此,目標確實只能單一化。只是在某些時刻單一的發展是不是一定「非得如何不可」是令我質疑的。生活/生命中實在有太多有趣且值得做的事情(比寫論文有趣的事實在太多)我的能耐有限很難同時進行。因此我的生命也分成不同得階段。只是,學位這檔事實在糾纏太久了,如同出雲描述的可能是對於審判機制的反抗,所以就轉向朝別的有趣的事情專心。至於「專注極大化」,如果僅在某個時刻很短暫的時刻極大化是有可能的,但也因為如此,也很消耗,耗盡了就失能了,要再啟動運轉很難。看來,我還很需要修養鍛鍊。
      另外,對我而言,真正會讓我感到有趣且願意投入樂在其中的事情是沒有「終了」的時刻(除非生命終了終結了),這將已經內化為生命生活的一部份且時時都在突破時時都有新鮮感湧進。不過,這樣的人或事並不多。那天在山上愚公亭休憩處,妳滿足又開心吃著食物並想像描述了一家非常有特色的未來店景,很吸引人。哈哈~一起努力吧!Shensi一定要先說好會常常串門子,「有朋自遠方來不易樂乎」這才會讓淑文有動力。

      刪除
    5. 在山上吃到專業級的料理一定感動啦!尤其想到前置作業的勞苦,以及精心調味,吃完真的想在地上打滾:「以後我吃不到怎麼辦呀!」這麼有才華的料理,能吃到真的很幸福啊。未來店景,的確值得期待啊!
      完成論文這件事是單一目標,不過這單一目標是我們刻意而為的抉擇,也許過程中間遇上的糾結與磨人超出原本預期,令人退卻,但在進與退的關口,剛好是發現自己心性的契機吧!拿出爬山攀岩時的精神「老娘跟你拼了!」(哈哈!),事態一定會明朗的。一起努力!

      刪除
  5. 煙酒檳榔茶 喝了吃了往上爬 你們到底喝了多少桶茶 否則照片為何會這麼美 不但美在山邊 美在河谷 美在臉上也美在心中 何其有幸 出雲笑了 我們也跟著笑 笑出希望與快樂 笑出絕對與絕望 也笑出沒有絕對和絕望
    絕對 絕對的智慧 只有佛才有 佛告訴我們生命是相續的 不要放棄 人生沒有所有權 生命只有使用權 盡量使用吧 喝茶爬山打屁皆王道 挑水打柴出坡亦修行 出雲我要出坡了 禮拜六再談王道吧

    回覆刪除
  6. 林樟大哥~~我不覺得是「出雲笑了 我們也跟著笑」而是「我們笑了 出雲也跟著笑」。
    爬山時正是體驗活潑潑的「生活/生命之道」,這時不講「王道」,如果說王,大家都是山中大王。
    很榮幸也很開心和大家一同參與山林中的嘉年華會。

    回覆刪除
  7. 那天在愚公亭有個片刻讓我回想起來非常感動。
    當時大夥兒等著煮水泡茶,前一刻的閒聊恰巧有個中斷,樹葉隨風沙沙地輕響,大家就這麼輕鬆、靜默地等著水沸騰。就這麼一會兒,突然心底有個小小的驚呼:「是flow狀態啊!」在這滿足適意的瞬間...。

    回覆刪除
    回覆
    1. 給妳一個五!
      我最近一直到思考這個字"Flow"(心流)。
      我們真是心心相印啊!

      刪除
    2. 如果是Chicago School of Psychology主張的“flow”,意指的就就是一種心理最優經驗,義近「幸福」,是以,當轉譯為「福樂」。

      刪除
    3. 之前初初聽到 flow 中譯為「福樂」時,我馬上想到冰淇淋。之後聽到還是想到冰淇淋。我可能在青少年某個時期被冰淇淋廣告洗腦,以至於聽到「福樂」,腦袋就出現香草或巧克力口味。
      其實,出雲之前偶然提的「福至心靈」還蠻貼切的,少了音譯的趣味而已,要不然這個成語還蠻好的。

      刪除
    4. Flow用「福至心靈」來說明是否貼切?如果參考《深層自然主義》所引述Csikszentmihalyi的說法,"如何透過控制內在的心智活動而得到個人幸福的整體作用歷程,並強調必須擁有一個「自主、自控的自我」以及「自我」必須能夠與世界調適互動,人們才能得到滿足」"(p.29-30)「福至心靈」似乎也有這樣的義涵,卻又好似更強調主體自身的靈光乍現所獲得的自主揮灑。
      翻譯真是很不容易啊。翻譯本身就是一種詮釋與理解。

      刪除
  8. 沒錯 我們走得歡喜 爬得有勁 路中有歡笑 山中相扶持 我們笑了 若且唯若 出雲也跟著笑 我們不只是王 也是山中之大王 這場山林中的嘉年華會 帶給我的不是在付出,而是獲得人生中的感動與力量

    回覆刪除
  9. 身為異地遊子,很感恩這份感動與力量!!!

    回覆刪除
    回覆
    1. F Klk是帶四個小朋友的大朋友嗎?如果是。也想跟妳說,因為妳和它們石桌、茶具顯得的明亮熱鬧。

      刪除
  10. 〈絕對觀〉
    「絕對」(absolute)包括了「絕對論」(absolutism)和「至上論」(supremacism/suprematism)兩義。
    我所謂的「絕對觀」(conception of absolution)並非如漢儒董仲舒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的那種形而上的存有論論調所示者。我所重,「追求絕對」只不過意味著人對自己有著不同於一般的期許,而試圖在一己的人生路途中去追求至上的、內容可能不斷變動,而形式永恆不變的標的——或許,這就可以稱它為「追求任何目標的形式原理」,亦即,把一己所追求的任何標的都一概至上化或絕對化之謂。
    原本,「絕對論」只是一種價值理論,但是,出雲現在以為,對生命而言,「意義與價值啟動」通常缺乏致果性,而應該重視的則是那些針對生命而有的「官覺啟動」或「官能啟動」,如是才會真正具有當下的感動力,而衍生實現標的的力量。
    然而,「追求絕對」這個標的,其實也不成其為標的(因為,畢竟人們明白「絕對」是永遠追求不到的,或者不成其為一種追求目標),是以,「追求絕對」也只是約略示意了存在者心目中所堅持的一種伴隨特定信念而有的想望,並且,覬覦從生命的絕望中重揭無可取代的希望。
    追求絕對,勉強地說,也不會成為什麼苦主,或許,有時會比較像獨孤求敗吧。
    原來追求絕對只不過是為了讓人在絕望時,重新去擁抱由絕對引生的希望。
    總之,人總是會明白,追求絕對,通常很容易在物質向度際遇絕望之困,但也因此可以弔詭地在精神向度再造希望之機──而那種「希望」可能正是人一生一世的期待,而絕望的確是以追求絕對為中介,把這種「希望」嵌結起來,但這樣一來,當兩者並存時,恰是一種標準的矛盾。是此,人果真能通得過這種「矛盾」,而不困陷其中,那麼,也就能自由翱翔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案此文順勢而下,使我不禁聯想到孔子周遊列國一事。孔子在周遊列國之時想必夫子亦是充滿絕望又充滿希望吧!
      依歷史脈絡而言,孔子充滿絕望的離開魯國(桓子卒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懷上理想踏上周遊列國之路,此之精神與「追求絕對」不謀而合,但孔子至晚年仍無法擺脫此等絕望感,從〈而述〉篇中的「子疾」一事中可以推斷「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或許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孔子認為祝禱對於病體之治療是無用的,但或許我們可以更深層的認為孔子以長期向天祝禱,但卻無法獲得相對應的回應/回饋,因此絕望而苦澀的道出「丘之禱久矣。」
      但或許正因長期身處在既絕望又充滿希望的生活當中,則使夫子悟到「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一種無法解脫的困境中,尋求一套得以解脫的精神,從環境中獲得世界,或許從心所欲就是一種翱翔的狀態吧!

      刪除
    2. 很佩服你的想法。我在想,「從心」是否還是有待於心?能夠真正翱翔嗎?

      刪除
    3. 我應該說的清楚些,我認為,真正的翱翔,不會只是一種「尋求一套以解脫的"精神"」這種從「環境」中獲得的(精神)「世界」很高、很虛、很空、很境界、很理想、很烏托邦。「從心所欲」很有可能是老到(身體和心理都老了)走不動、沒氣力、興不起慾望的「隨眾從俗」當然也就「不逾矩」。從的是一顆活潑不起來的心。沒有活生生的生命與生活,怎麼飛翔呢?翱翔需要力量。
      我要講得是,從追求絕對過渡的自由翱翔絕不可能只在「精神」層面。若說「境界」,也不可能單指「精神境界」。

      刪除
    4. 如果人都絕望了,該從哪裡生出力氣去重新擁抱由絕對引生的希望呢?除非絕望與絕對是兩種不同層次的想望(容或一種是物理層面,另一種是信仰層面。抑或,一種是生命受限的體悟而另一種是對生命的單純熱情)。
      否則,在同一層次討論追求絕對而絕望 ,處在絕望中又重新擁抱絕對引生的希望,這很難設想。
      官能啟動是最直接對生命形式的撼動,甚或感動 。不過我想 ,官能啟動的運作,也有不同的個體傾向 ,而論及個體傾向,就很容易導向個體價值/意義執取的優位性,白話地說,就是價值排序。我想,意義與價值啟動的作用也許在深層,在現象上作用的是官能啟動。

      刪除
    5. 承上,我想說的是,官能啟動與價值啟動這兩方面的作用,很可能是互相箝制,或是互相過濾資訊地運作著。而不是二擇一的。如果絕望是來自於追求絕對時面臨有限形體層面的限制,而希望來自於追求絕對時精神層面的鬆動。那麼「絕望」--「追求絕對」--「希望」,三者之間不只是中介關係,形似一個互相束縛的關係。若是我再"畫蛇添足"一些,寫成「天命限制而絕望」--「追求絕對」--「非命限地希望」。這樣一來,也不是一種矛盾,而是心境的轉折。
      不過,如果「追求絕對」或是追求至上化,不在他/她的人生觀裡,那麼「絕望」、「希望」之間的關係便不一定如此了,是嗎?

      刪除
    6. 汝有沒有想過,「時間」(不必管它是不是一種「純量」——人感應不到的),本質上可以是相對於「空間」的一種另類尺度,也可以是一種「感應到生命舞動的fu」。

      這樣講,其實揭明了一種「時間原理」,要之,不論是Lucy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LSD)中詮釋得出神入化的Heidegger時間哲學――在理解存有時,以時間作為視域;或者是,《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中的超Heidegger時間哲學(有物理學家Kip Thorne加持的)――突破Heidegger繼《存有與時間》之後寫的試圖有所超越而未竟其功的《時間與存有》烏龍事件,而展示的一種「以存有為視域來理解時間」的詮釋學。時間永遠是吾人把握存有之意義的重要關鍵(絕對時空觀、相對時空觀和多重時空觀)。

      一如我提過的,時間只有在多重世界裡有意義,而存有者的傲人力量就在於能夠及願意打造不同的、令人神往的「世界」(複數),且讓「時間」以令人祈嚮的生命活動帶引出來的形式,透過人別具意味的行動而讓這些世界畢竟光彩奪目。是以,當我們活著,當吾人營造出各種多彩多姿的世界時,時間為我們的生命賦予意義,而其精義就在於必須採取行動,更且,存有者也唯有透過採取行動(包括其反義),才能獲得最大的快樂或幸福(換言之,一般而言,快樂是兩種行動導致的結果,一種是去做;一種是去理解〔就好〕,前者才是冒險及快樂的真正泉源)。此如,我常常強調,凡我說的都是我做到過的,凡我沒做過或做不到的,我就不會說,但是,如果不得不有所言,就必須講明白那只是一種推論。然而,我認為唯有實踐可以親驗,而推論永遠不可靠。

      如果最後我們擁抱了或終於明白生命需要擁抱實踐,那麼,我們一定知道要實踐就需要採取行動,而想要採取行動則必須有力量、有力源(impetus)。現在,假如汝活得夠老,那麼,汝將在時間之過往中發現,要採取行動越來越需要更大的力量,有時,甚至需要絕對力量。所以嘍,問題不在於汝想不想要談愛情,而是汝還太年輕,還沒有面接需要仰賴「絕對力量」的「時間」,汝還可以作夢――自己來。或者,汝還沒有老到能夠謙遜地了解與接納「被動」的「絕對義」。這就好比說,一個人迷不迷人,往往需要取決於特定感應者有沒有相對的開啟或接受力(而這種事叫做「尋找絕配」)……,到頭來,乾脆自我感覺良好就好。所以嘍,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自我感覺良好型的人,我周遭就有很多位,搞不好我自己就是其中最糟的一位。

      所以,也無需以「唯一方式」與否去想這個問題,情愛不是一種「方式」,而是,我們畢竟想要營造什麼樣的世界,以便讓時間帶引吾人怎麼個穿梭,以活出什麼樣的人生。若是,吾人會知道需要那種動力。容或情愛可以是我們想要營造的世界,但是,泰半時間裡,它都只是動力而已(譬如,有人營造愛情,但他要的只是性交〔反之亦然〕)。或者,把它當「議題」來思考——則需要小心,不要變成了單向度的人。我週遭,這種人居多。

      至於到底要不要「絕對」(何以會做如是想),是「嵌結」還是「轉折」,自己想定即可。或者,挑戰我是沒有什麼用處的,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挑戰自己,或者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再也不需要挑戰自己——或許,此可謂之為「從心所欲」。

      刪除
    7. 這些描繪誠摯地令人動容,內心的漣漪無限延伸,想像的觸角不斷地被引動,尤其關於對於「時間」的穿梭。
      而我可真的還不夠老(卻也不年輕了,所幸想像力豐富可以乘著時間的翅膀飛翔與穿梭),但願自己(至少是現在的我如是想)永遠都要能有力量不斷地挑戰自己,永遠都不要到達「再也不需要挑戰自己」的境地,也許,這就像我不相信「只有快樂沒有痛苦」的境界(但我相信也體會即快樂即痛苦--快樂和痛苦還是可以分判的)。因為我真的沒體驗過,也從沒到過這樣的境界。這很難用講得對吧!

      刪除
    8. 很有力量的文字分享。
      的確我還不夠老,但是也沒那麼年輕,還曉得真誠地設想並理解,而不是「發夢般」地想像出雲的文字,我還是很努力地用過往的經驗與曾經有過的思想糾結和釐清的過程來設想。所以....沒辦法設想到的,只是我缺乏經驗,也許是歲月不夠,但也很可能有些成份是對己身性情的瞭解。
      我倒是不太會做那種挑戰他人想法的角色,不過作為靈感激發的活動,這是充滿趣味的。我很同意挑戰自己這件事,這是我現在做過最充實最有趣味的活動了,即便在過程裡有撞牆、挫敗或掏空,最後獲得的滋養還是棒。

      刪除
    9. 「被動的絕對義」是甚麼意思呢?是說總有些事情一個人只憑藉己力絕對無法完成嗎?如果是我理解的這樣,我倒是沒有這種自滿(亦即,我"缺乏"這種自我感覺良好)。是以,學生可能不是夫子認為的那樣。
      若「被動的絕對義」是另外的意思,還請夫子說多一點,讓魯鈍的我,可以明白一些。

      刪除
    10. 在我的理解是,「絕對」指的是自我內部的啟動力量,而為何還要再加一個「被動」,因為不是自我內部就能夠產生「極致的絕對力量」,這是兩肇才共同啟動,因此,若勉強分解地來說,另一他者外部的啟動相對於內部而言就會是「被動」義。若用莊子的話來說,也許,這「絕對力量」正是「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而這絕非自我內部的自我感覺良好或是單憑自我的力量,而尚須有與外部相互嵌結方有可能,而外部的啟動與否以及是否對當,也絕非一己一方所能掌控,故言「被動」。

      刪除
    11. 以上描述,純屬個人體會與理解,畢竟「被動的絕對義」是出雲所創,是否恰當,還是出雲說了算。

      刪除
    12. 淑文上述回覆這段,姑且不論文意是否切中出雲所想,論述方式寫得蠻有「出雲」的fu~的。XD

      刪除
    13. 哈哈哈,汝們講得真好。
      這個問題也一樣,不好說,因為,也需要以我個人的隱密經驗作為例示,而我要說的最重要的經驗內容,不外乎採取行動,我採取行動就會有一位行動的受者,是以,在未經其同意下,也是佛說不可說。
      不過,撇開這些,也很單純,我可以分享其形式原理:在全然能夠自作主宰的情況下,全身心願意地或整個人不得不完完全全地接受一種被動,並甘願受其宰制。(所以我說汝還辦不到。)
      總之,關鍵就在於這個「被動」是什麼。(好了,已經循環了,要「得其環中」嗎?不必,「得其環中」是打穿了主動、被動,陽光灑落遍地;「完完全全地接受被動」是希望被凌遲〔抱歉,有點不健康〕。)

      刪除
  11. 心中所追求的特定想望,官能的未必弱於精神信念的
    ,兩相纏鬥時自己陷於絕望--蟬翼般易碎的意志連我都嗤笑(苦不堪言理智反思與耽溺享樂掙扎的共存),怎麼能聞香?怎配品茗?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令人陶醉的想法
      不過,陶醉畢竟是「境界」加上「沉醉」,與單純的「享樂」有一點出入
      依Epicurus義的「享樂」義來看,他承襲了Socrates的學生的理念,要人們驅逐恐懼、追求快樂(或幸福),以契及寧靜且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容或,其手段即憑藉知識降低身體的苦痛且節制個人的慾望
      依據我的了解,Epicurus的「享樂主義」其實形同於禁慾主義(不過,他的大弟子群篡改了他的思想精義),而其理念最動人處就是他主張,人要自由和快樂,就必須進人一己生命中的「隱密」――活在「隱密」之中
      這種「活在『隱密』之中」就是我想要講的「陶醉」的實義

      刪除
    2. 敢問夫子"隱密"之意?(拱手請示)

      刪除
    3. 不好說
      如果要說清楚,就必須例示我個人的隱密經驗,相信相關內容汝們不會有興趣。
      再者,得來速,恐怕也無益於汝們的成長。
      所以,何不趁此機會研究一下Epicurus的哲學思想呢?

      刪除
    4. 出雲此番回覆,正如我與某人說過出雲可能的回應差不多。(掩嘴笑~)好吧~我去找書來看。

      刪除
    5. 要讀書嗎?那麼,請一併理解Epicurus說的「緩慢」。

      刪除
  12. 生命不一定是在追求絕對與必要,到了極致反而讓自己陷入困頓與嚴重破壞,
    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近期去看生病的朋友寫下的一段話:
    恭喜妳,又往前邁進了很多很多步!淚水與歡笑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記錄著每一刻。記住復健師今天說的話,過去不能改變,未來由自己創造,掌握在自己手裡才是真實的,就好好揮別過去,重新開始,開啟屬於妳自己的新生,快樂過活。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才不信呢,可能大家對「追求絕對」的理解有很大出入
      在我看來,「活在當下」這種話語根本沒有意義
      因為人「活在當下」常常就會像白痴一樣,不知道在幹什麼
      於是,又會開始想,我到底在幹什麼?
      為什麼要活著?
      遲早又需要去追求什麼(包括追求「活在當下」、追求快樂的活著),遂成循環,沒完沒了
      所以,與其這樣不停地追下去
      不如就「追求絕對」
      一次把自己推向絕望、推向隱密
      生命遂得以重新在自己的秘密花園中真正活過來
      (我的原理從來沒有改變過――「置之死地而後生」)

      刪除
  13. 活在當下指的是面對當下現有的情況,如果逃避放置著不解決,就會一直窘迫僵持著,現在不解決可能會無限延伸與迴圈,並影響到其他事情,與其如此,不如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避免後患。解決了問題又可以再繼續往前。
    如果效用過強,可能無法再生就是我們無法掌握的情況了,因此在力道與尺度上的拿捏是很重要的。

    回覆刪除
  14. 絕者斷滅也 是否能以追求絕對為中介,把「希望」嵌結起來嗎,AEIO中的「大反對」既不成立,而用「矛盾」律來翻盤 讓生命存一點希望 是否可行 如死馬活馬醫 再者 生命一定要這樣玩嗎 一次把自己推向隱密 重新在自己的秘密花園中真正活過來。出雲認為,對生命而言,「意義與價值啟動」通常缺乏致果性,而應該重視的是那些針對生命而有的「官覺啟動」或「官能啟動」,如是才會真正具有當下的感動力,而衍生實現標的的力量。若此 吃飯爬山品茶皆學問 行住坐臥亦文章,就必須進人一己生命中的「覺性」――活在「動中」而不必追求這個那個 亦即覺性是希望的源泉 絕望絕對的必要條件 不是嗎

    回覆刪除
  15. 而那位活在當下者 真不知當下是指什麼 當下在吃飯 還是在寫論文 或是資源回收 要之 當下隨時在變動
    如前一秒手伸進去感受的水 與手伸出來的水是不同的 亦即當下在秒間 也可以說當下無法把握 能把握的是在變動中的自處之道 要之 幸福不是好走的路 走好的路才是自由幸福的路 不是嗎

    回覆刪除
  16. 沒想到語言文字的妙用如是,
    你的當下不是我說的當下!幸福不是好走的路, 要走好走的幸福路, 這是繞口令嗎?
    置之死地而後生? 如果真死了? 人間究竟有幾個上帝可得永生?
    在我看來, 絕對與永生都是與時俱進的, 在時間的運作下不朽都是虛幻
    但不同的時空或許可以隱蔽
    所以, 我們都是阿凡達, 就做不同時空的凡人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同一個世界中
      時間幾乎是沒有意義的
      它頂多只是一種計量、刻度或計算工具
      但是在不同的、多重的世界裡
      時間就變成穿梭歲月的剖符
      而文字魔法師總是在鑄造讓心靈進駐的不同世界

      刪除
  17. 走好的路 才是自由幸福的路 走好走的路, 不一定會幸福

    回覆刪除
  18. 我在blog上聞到各種香氣,那是一種絕對獨特的,屬於個人生命情調與氣質的特有香味,是品嚐了希望與失望的咀嚼中,訴說著個人的生命體驗。而我想,希望與失望本是一體兩面的,它是每個人生命中兩大主角,讓人在當中時而為它陷入谷底時而又如置身在雲端。但這其中能讓生命不至枯竭,又能再度啟動的因子究竟是什麼呢?一種充滿無限想望的可能......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最近,我聽到一位男性年輕朋友說,截至目前他還是覺得「母親身上的味道」最令他難以忘懷、最讓他神往,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香氣。這是我聽過令我感到很神秘又超越神秘的一種美好想法。
      要之,體味意指人類及其他有肢體的生物散發出的特殊而天然的氣味,人的體味對異性會是一種刺激–反應源,能衍生出吸引異性的特定魅力。容或,就「異性」而言,母親大概就是男性的一個無可取代的終極樣本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這是與生俱來的,并且一生都不會改變(除非有重大干預),這是構成人體氣味的主旋律。但是,汝所謂的「在blog上聞到的香氣」,如果用汝說的「充滿無限想望的可能」作為中介,那會嵌結出什麼氣味呢?夏天回憶的氣味?

      刪除
    2. 藉月娟的文字與出雲創造的氣味公式來拋磚引玉一下:
      「在office聞到的調和咖啡香氣」――「充滿無限想望的可能」(中介)――「17歲仲夏與初秋的回憶」
      乘著香氣,時間穿梭了此時的世界與那年的世界。

      刪除
  19. 如果把 絕對」「絕望」「希望」時間「意義與價值啟動」「官覺啟動」或「官能啟動」,都完全搞清楚 辯清楚 不知伊於何時 而要等到老才能能體會經驗 真的能等嗎 是以,辯者自辯 看者自看 結果都是學問或文章 但對我而言 出 雲云 當我們活著時,就要為自己的生命意義,採取行動,也唯有透過採取行動,才能獲得最快樂或幸福(去做;是冒險及快樂的真正泉源)。此如,我是在生命谷底中翻身的 說明白點 曾經想要自絕了斷的人 就是靠著做而再站起來 做就對了 邊做邊調整 終於會明白生命需要擁抱實踐,那麼,我們一定知道要實踐就需要採取行動,採取行動則會產生力量、萬法唯心 雖不能從心所欲 但至少已開始
    不怕緣遲 只怕停止 套句上面的話 做就是絕對 不是嗎 大人

    回覆刪除